眾人來到一座溫室大棚前,門口掛著“食用菌類”的牌子。
走進大棚,袁爺爺指著一處處隔離間說:“這裡是木生菌區域,利用木材的纖維素、木質素為碳素營養。培養香菇、虎皮香菇、桃紅側耳、黃白側耳、粉褶側耳、血耳、平菇、榆黃蘑、茶薪菇等,它們適合在闊葉樹木材生長。像豹皮香菇、貝形側耳等適合在針葉樹木上生長;像蓋囊側耳、勺狀側耳、革耳、紫革耳、銀耳、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砂耳、金針菇、堆金錢菇、密環菌、豬苓、牛排菌、墨汁鬼傘、毛頭鬼傘、滑菇、猴頭菌、平菇、銀絲草菇、靈芝等,適合在圬木上生長;而阿魏側耳只適合在阿魏植物上生長。你們可以按照銘牌的名稱一一觀察。”
“食用菌有這麼多種類啊!”妍妍驚歎不已。
“食用菌原來是這樣培植出來的~在不同種類的木頭上長不同的食用菌,好神奇!袁爺爺,我們能不能進去看看?”琪琪很想進去摸摸,一如既往地扮演著好奇寶寶。
袁爺爺笑道:“進入培植間要消毒,這是透明玻璃,我們在外面也能看清楚。”
妍妍問道:“食用菌都是長在木頭上嗎?”
“來看看這裡,這是草生菌,它們是利用草料中的養分而生活,如草菇、野蘑菇、雙孢蘑菇、白稈蘑菇、紫蘑菇、平菇、風尾菇等。這邊的是糞生菌,有草菇、蘑菇、高大環柄菇、鬼傘等。還有那邊的是土生菌,利用土壤中有機質為養分而生活,如口蘑、馬勃、羊肚菌、紫丁香蘑、長裙竹蓀、短裙竹蓀等。大家到處看看。”
於是,小夥伴們嘰嘰喳喳的一路看過去,在他們熟悉的食用菌培植間前停留討論。
“這是平菇啊,又名側耳?好形象!我們平時叫蘑菇的。”
“蘑菇是野生的,《採蘑菇的小姑娘》裡小女孩採的不就是野生的蘑菇嗎?”
“野生蘑菇營養高,五顏六色的,很漂亮!”
“野生蘑菇沒這個肥厚,一碰就破了、折了。”
“有些蘑菇有劇毒,弄不好會死人的,沒經驗最好別亂食用!”
……
“這個是茶樹菇,原來是這樣長出來的!”
“這是金針菇啊,打湯用,味道鮮美!”
“香菇誒~終於找到了!”
“這是猴頭菇~我最喜歡吃了!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真像,好想摸一摸!”
“這是木耳,像黑耳朵,嘻嘻~”
“這是銀耳,像不像花瓣?”
“哈哈~像小云朵!”
……
丁學成最關心靈芝,連忙跑到培植靈芝的玻璃房邊,透過玻璃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