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科學幻鏡> 第五十二章 蔬菜長在哪裡(求收藏推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蔬菜長在哪裡(求收藏推薦) (3 / 3)

“豆角,茄子,黃瓜。”

“土豆,白蘿蔔,胡蘿蔔,紅薯。”

……

妍妍拉著袁爺爺走到挖東西的阿姨跟前,看了一會兒,開心地說:“袁爺爺,這是在挖土豆啊!土豆長在泥土裡,像一窩大雞蛋躺在泥土裡,真可愛!”

“妍妍說得很形象!你們仔細觀察這一片,發現有什麼不同?”

琪琪指向旁邊也在挖掘的莖塊問道:“袁爺爺,那邊阿姨挖的也是紅薯嗎?”

“呵呵,你們猜猜看?”

彬彬跑過去看了一下,大聲說道:“看樣子不是紅薯,像是土豆!怎麼是紅色的?咦,還有紫色的!”

“誰來說說土豆的別名、來歷和食用部位?”

“我知道。”

彬彬跑回來,清咳兩聲,神色一整,搖頭晃腦地說道:“這種植物的學名是馬鈴薯,土豆是它的別名,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地蛋、洋芋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馬鈴薯是我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我們食用的是馬鈴薯的地下莖塊。”

“呵呵,彬彬小朋友說得很對!我們習慣上還是喜歡叫它土豆,薯皮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紅、紫色和黑色,薯肉為白、淡黃、黃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這些我們都有培育種植,你們可以到處看看。馬鈴薯除了食用價值,還有藥用價值,你們誰知道?”

丁學成查到的資料終於派上了用場,他舉起手說:“我知道,馬鈴薯是塊莖繁殖,可入藥,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癰腫等疾病。”

“嗯,波波說得很好!其實馬鈴薯所含的微量元素很高,研究表明,馬鈴薯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4倍左右呢。”

“土豆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還高?難怪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土豆!”琪琪很興奮,彷彿她平時愛吃土豆是有先見之明。

琪琪像撒歡的小狗,東跑西望,又有了發現:“你們快來看!這是大蒜還是洋蔥?”

妍妍跑過去看了一會說:“不挖出來看,分辨不出來呀!”

彬彬看了一眼植株的葉子,神氣地說:“看葉子就知道了!大蒜的葉子是扁平的,而洋蔥的葉子是圓管呈錐形的。”

袁爺爺走過來,稱讚了彬彬一句,問道:“誰知道洋蔥的來歷和食用部位?”

兩個小女生搖頭,彬彬尷尬地說:“我只知道洋蔥是食用地下莖塊。”

這時,妍妍反對道:“彬彬說的不完全對!我媽媽做湯和燒菜時灑蔥花的,那不是地下莖塊。”

“哦,對呀,做滷牛肉片和鐵板燒時才用地下莖塊,東北的大餅和京城的烤鴨片都包著大蔥絲。”琪琪回過神來道。

“我知道它的來歷,洋蔥原產於中亞或西亞,現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已經用於世界各地的食物。在西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收穫洋蔥的圖畫,之後傳到地中海區。西漢時,張騫通西域,從西域帶回許多物種。當時在西域已經有種植洋蔥的記錄。地理大發現之後,由歐洲向世界傳播。16世紀,傳入北美洲。17世紀傳到日本。18世紀時,《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

袁爺爺哈哈一笑,說道:“波波小朋友知識很豐富啊~他說的來歷沒錯,你們說的食用部位混淆了蔥的品種。蔥有很多品種,分為大蔥、小蔥、洋蔥等。彬彬說的是洋蔥,妍妍說的是小蔥,而琪琪說的是大蔥,你們都沒有說錯。”

袁爺爺停了一下,看看孩子們得意的表情,繼續說道:“我先說洋蔥吧。洋蔥是一種很普通的廉價家常菜。其肉質柔嫩,汁多辣味淡,品質佳,適於生食。原產亞洲西部,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季都有供應。在國外它卻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價值較高。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地下的肥大鱗莖,有叫蔥頭。蔥的葉由葉身和葉鞘兩部分組成,由葉鞘部分形成假莖和鱗莖;葉身暗綠色,呈圓筒狀,中空,葉直立生長;腹部有凹溝,是幼苗期區別於大蔥的形態標誌之一。洋蔥的管狀具有較小的葉面積,葉表面被有較厚的蠟粉,是一種抗旱的生態特徵。而小蔥的幼蔥葉切成蔥花可做佐料,地下也有小鱗莖,和蒜頭差不多,有些地方用它做泡菜,叫‘嚼頭’,脆、酸、甜,是一種開胃菜。大蔥的鱗莖也很小,主要食用棍棒狀的粗大假莖,切成絲條可做烤鴨片、京醬肉絲卷、脆皮豬大肘等菜的配菜。”

眾小被袁爺爺的學識所折服,更被老人家所報的菜名刺激得口水直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