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晚學回家,處理完簡單的課外作業,丁學成吃完飯就鑽進臥室,拿出學習機準備首次投入使用。
先把“畫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細看一遍,圖片和文字都默記下來,丁學成模仿上午猜測科學老師教學設計的方法,想象今天幻鏡活動的任務、過程和問題,在光幕上記下來。
1.活動三:《我們來觀察》——我們的感覺器官,觀察香瓜,親子時間(和家人一起綜合利用各種感覺器官觀察身邊的物體)。
2.我們的感覺器官及其作用。物件:水果(西紅柿、橙子、香瓜),花(桂花),酸奶,糖果,鳥(百靈鳥),山澗,鵝卵石。
3.問題設計:
(1).我們身體的感覺器官有哪些?分別能感受些什麼?
(2).我們觀察物體時要用到自己的哪些器官?
(3).利用感覺器官可以瞭解物體的哪些特徵?
(4).觀察香瓜的過程中要用到哪些感覺器官?
(5).觀察物體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6).你和親人在一起觀察過哪些物體?舉例說明利用了哪些感覺器官、觀察到些什麼。
“恭喜波波同學,提前設計‘探究性實驗’實驗方案,獎勵500積分。”
“提前?那是什麼階段的知識?”
“三、四年級,中級。一、二年級是低階階段,著重於觀察體驗。”
“沒想到這樣也得分了,獎勵還真是無處不在呀!”
丁學成拿出學習機,輕呼:“開機。”
點開WLAN設定,掃描周圍WIFI訊號,顯示出一大排。丁學成隨便挑了個訊號強的,使用萬能鑰匙解碼,便自動接入了。
點開瀏覽器,在搜尋視窗鍵入“人的感覺器官”,點搜尋,視窗一閃,出現了幾十萬條相關資訊。
隨便找了個“感覺器官360百科”點進去,出現在眼前的內容就是介紹“感覺器官”的——人體有多種感覺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面板等。感覺器官是人體與外界環境發生聯絡,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的一類器官。
下面還有詳細說明,丁學成驚歎:“真方便、真全面、真快捷啊,要查什麼資料,唾手可得!”
於是,丁學成把需要提前瞭解的知識都查閱了一遍,尤其是把人的“五官”作用和五種直觀感覺(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詳細閱讀記憶;還搜尋楓葉、菊花、橙、番茄等圖片觀看,哪些圖片比“畫冊”上的還要清晰、豐富,他不由得直呼“過癮”。
臨睡前,丁學成登入幻鏡空間。
“波波同學,很高興今天再次見到你!”貝貝一見到丁學成就友好招呼,少了前幾次的機械模式,多了點欣喜與期待。
“你好,貝貝!學習機很好用,我今天進來前做了準備,希望能讓小夥伴大吃一驚。”
“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多想一想,是成熟的表現,你進步很快!”
“嗯,我會努力的,答應你的也會盡力去做,你放心好了!”
接著,三個小夥伴聯袂而至,相互問候。
丁學成沒有多廢話,直接招呼貝貝:“貝貝,投影今天的活動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