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妞和丁學成同時站起來,對視一眼——平手!一人得了一張獎票。
休息了一會兒,上課音樂響起,開始第一節語文課。如果不是為了和小胖妞的對賭要隨時聽老師提問,丁學成的思想早開小差了,他實在受不了這些幼兒知識:“這完全是幼兒啟蒙教育嘛!”
在艱難爭扎中度過語文和數學兩節課,本事優生的小胖妞和丁學成還是戰成了平局,因為誰也沒有失分。小胖妞獲得10張獎票,丁學成獲得2張獎票,但是在“規則”下,丁學成也不是輸了。以前他很少舉手回答問題,舉手了老師也幾乎沒有點過他;今天語文和數學老師都點了他,還對他露出過鼓勵的笑臉,好歹是實現了零的突破;而老師點小胖妞回答問題的次數就很多。
“難道是那一點‘魅力’的作用?話說小胖妞長得也不好看啊,是不是老師覺得她聰明、能答對問題就經常點她?”
到了丁學成期待的科學課,科學老師一手拿著書本,一手託著一盆花走進教室,真是一盆金黃色的菊花!
丁學成還記得上次課科學老師的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家好,我叫曾亦凡,你們可以叫我曾老師。從今天開始,由我帶領同學們認識大自然、瞭解生活中的科學、遨遊科學的海洋,利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科學家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國家富強、民族興盛、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國家為了提高全民族科學意識、增強科學素養、重視科學,從今年起,全國小學一年級增開科學必修課,使之成為語文、數學那樣的基礎課;將來還可能更加重視,增加其在小考、中考、高考中的分數比例……”
丁學成剛回憶到這裡,曾老師渾厚的聲音傳來:“同學們,上次課我告訴了大家,我們的科學課重在參與,多觀察、多思考、勤於動腦動手,才能學好科學課。現在我再和同學們做個約定:如果我講的知識你都知道,不願意參與,只要我提出的問題你都能正確回答,我不在乎你上課做什麼;但前提是你不能影響老師講課和同學們聽講,因為有本事的人總是能得到特殊照顧的。下面我向同學們介紹幾個神童的故事。——”
範書凱:來自山西的範書凱,1999年12月24日出生,是2013年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新生。他從小生活在山西河曲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裡,當地教育資源有限,所以他沒有上幼兒園,在家裡由父母輔導自學。5歲直接上小學四年級,7歲上初中,13歲就考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
他喜歡聽音樂、練書法、看網路小說、電影、動畫片、動漫等,《貓和老鼠》、《藍貓淘氣三千問》、電視劇《西遊記》這些是他的最愛,他也喜歡打籃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跑步等體育運動。學習之餘,他也喜歡玩玩電腦遊戲,但很有節制。
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什麼補課班、特長班,他的成功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面對成功,範書凱說:“從來沒有當自己是什麼‘神童’,自己其實也沒什麼特殊,主要就是父母在家幫助檢查督促、培養、引導,堅持學習;在學校緊跟老師的步調來,與老師配合,認真聽講、思考、做題、討論。”
黃佳琪:清華大學2016級新生中,最小新生黃佳琪出生於2002年6月,他來自北京市第八中學少兒班。一副金屬框眼鏡,一臉嚴肅的表情,講話慢條斯理,很難想到他只是一個14歲的少年。黃佳琪從小學四年級考入少年班開始,僅用四年的時間就學完了初高中的全部知識。最終,他以總分682分的成績圓夢清華,出於對原子物理的好奇,選擇了物理系數理基科專業學習。
盛亦博:2016年,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總決賽,來自安徽合肥一中的盛亦博榮獲銀牌,預錄取簽約清華大學。而此前,清華大學邱校長曾囑咐盛亦博:“期待在清華相會!”2017年8月24日上午,在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新生開學典禮,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出生於2004年5月,剛滿13週歲的盛亦博穿著白色院衫,接受著邱校長的點名歡迎,全場閃耀。一直被譽為“神童”和“學霸”的盛一博,如願走入“清華園”,圓了自己的“清華夢”。
“清華大學是我國最好的大學,世界一流。希望同學們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學習,有朝一天也能圓你的清華夢。現在我們開始第二課的學習。”
當科學老師在白板上書寫今天的課題時,丁學成熱血沸騰。
“如果說‘範書凱’、‘黃佳琪’和‘盛亦博’是‘神童’,但他們畢竟還是現實中‘普通’的人;而自己卻有‘幻鏡空間’,還有貝貝的幫助,那我就是‘神人’了!將來只會比他們更強!我一定要在8歲參加小考,10歲參加中考,12歲參加高考並考取清華,重新整理清華大學新生最小年齡的記錄!”
“從今天開始,我要抓緊一切時間努力學習,鍛鍊身體,每天做幻鏡任務,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圓夢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