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藩水師聯合艦隊旗艦天狼號上,水師聯合艦隊元帥梅根女公爵正透過她的雙筒望遠鏡,觀看著那一龍劈波斬浪,如巨大的海龍一般在藍色大海上前進的艦隊。.
這是一隻巨大的艦隊,整整兩千條船,而且還都是大船。光是其中護航的戰艦就達到了五百艘,另外裝載士兵和糧食、戰馬、器械等的運輸船,更高達一千五百艘。
能夠指揮著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梅根也是十分意外。不過她沒有拒絕,她相信自己的能力。
艦隊出航的季節很糟糕,但他們的運氣很好。海上走了幾天,都沒有遇到大風和雨雪。艦隊完全是依著這幾年冬季裡努力探明的航線走的,他們遠離海岸迂迴曲折的前進,速度緩慢並不快。一個小時只能行進十里左右,這個速度也就相當於後世兩節多一點,可以用龜速來形容。但是在這樣的海上結冰期,走的又是一條只有三年左右的航線,還是一支高達兩千艘船的大艦隊,這個速度卻是有些不可思議了。
更加讓梅根驚喜的是,他們已經在海上航行了三天,可卻沒有遇到半點意外事故,一條船也沒有損失,這在許多認定這會是一趟危險之旅的水師軍官們看來,太不可思議了。
按這個速度,今天晚上就能到達不凍港大連港,在那裡,還會有一支艦隊和一批物資及人員加入到這支艦隊中。等從大連港離開後,他的艦隊會高達三千條船,以及二十萬軍隊和十萬徵召民夫,還有海量的物資器械。
對於自己能夠擔任這支浩浩蕩蕩的艦隊的元帥,她是非常驕傲的,當她透過千里鏡觀察著它們時,一股帶著艦隊征服深藍海洋的雄心油然而生。
這支巨大的艦隊,在最前面的是由走舸和遊艇組成的前出偵探艦隊,三十六條艦船排成了一個人字遠遠的在前。在他們的後面,則是艨艟和鬥艦、海鶻船,這些主力戰艦組成一個個的護航編隊,航行在運輸船的兩側,由於樓船太高,反不利於遠洋航行,因此這次的艦隊中並沒有調集樓船出海,最大的船是運輸船,最大的戰艦是鬥艦。
走舸和艨艟是護衛艦,而海鶻船是驅逐艦,鬥艦則是戰列艦。
而數量龐大的運輸船也並非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脆弱,水師在上面裝上了不少的飛雷炮,加上運載的水師陸戰隊員們,他們完全不懼任何敵人。
這些龐大的運輸船,行動遲緩、笨重無比,運載著數以千計計程車兵、戰馬、軍械、糧草,甚至是戰車。
在李璟的眼裡,這隻巨無霸艦隊也確實壯觀。不過這也是秦藩計劃了幾年的行動,這次不但把秦軍中的戰艦和遠洋船都帶來了,甚至還從各個港口的海商手裡,幾乎是半強制姓的徵用了那些海船。要不是李璟如今的威勢,加上秦軍給出的補償條件也確實不錯,還承諾了半年後準時歸還,若是船隻損壞,還加倍償還等條件,就算是以秦軍這些年水師的發展,也根本拉不起這樣一支龐大艦隊。
兩千條大船,艦隊前面的偵察艇已經到了旅順港,可他估計這支艦隊的尾巴還剛出秦皇島,甚至可能還有的沒出港呢。
這是極有可能的,秦皇島港到旅順港也就六七百里,而這隻巨大的艦隊有兩千條船,又是在這個結冰季節,不可能排在一起,而是拉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若是一條挨著一條,完全能排上一兩百里長。
這還不是全部,大連港還有一千條船和十萬人呢,不過那邊的都是民夫,而非士兵。這次調二十萬兵馬去渤海,已經算是極限了。雖然成功的嚇住了成德鎮,但李璟也得做後手準備。特別是眼看著黃巢已經要完蛋了,而楊復光和李克用、朱溫等人又聯結成了一個勢力不小的聯盟,李璟也須得防範中原再有戰事。這也是他現在要把天平、義成、宣武這河南三鎮併入山東行省的原因。
當初退出宋曹諸州,把他們交給於琄辛讜他們,是因為李璟不想和黃巢拼個你死我活,且當時一下子佔了半個河南,擴張太快,無人真正佔據那些地方。所以才把他們交給於琄等,一來於琄等控制著,實際上也還相當於是在他這一邊。二來,也讓他和黃巢之間有個緩衝地帶,免得雙方劍拔弩張,擦槍走火。而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經過這些年的平靜發展,秦藩的山東黃淮地區控制已穩固。而黃巢兵敗,讓運河以西的河南地區一下子變成了朱溫李克用秦宗權這一批人的地盤,黃巢佔著運河西的時候,還可以和李璟井水不犯河水,因為大家各有其它目標。可如今運河西岸的河南諸地換了主人,情況卻又有變化了。
李璟可以和黃巢互不侵犯,卻很難和楊復光幹父子們互不侵犯,這是利益使然。
早做打算,李璟此時把這六州併入山東行省,也是做一體防禦。當初李璟有心理準備讓這六州做緩衝地帶,甚至被黃巢搶去也行。可現在不行了,現在各鎮之間,寸土不能讓。運河一線,就是第一道防禦線。為此,李璟不但把六州併入山東行省,還開始向黃淮地區增派兵馬。
秦軍的軍隊總數就這麼多,能派去渤海的實在不多,而且也不敢多派。不過最後李璟還是調了十萬民夫,遠赴五千裡外做戰,李璟也是小心再小心。
二月初二,這支龐大的艦隊到達了大連,在這裡,新的一千條船匯入了艦隊,讓艦隊再次暴增了一千條船。在大連停靠補充了三天,等到了又一個好天氣之後,艦隊繼續向東前進。
四天後,到達鴨綠江南三韓半島北邊的平壤附近海上,這次艦隊沒有停,而是直接改為南下,七天之後,到達新羅漢城附近,艦隊沒有靠近海岸,依然繼續南下,到達了熊津城附近。然後又行了五天,艦隊到達了張鶯鶯所控制的海域,然後進入清海鎮,在那裡補充休整了五天,然後再次啟程。
接下來,是一段漫長的海上航程,整整航行了二十三天之後,這時海上已經開始融冰,正是最危險的航行期,秦軍的艦隊到達了此次的最終目的地,渤海國東京龍原府的鹽州,在北方最大的不凍港登陸,也就是後世的海參崴。
渤海東京,位於東海之濱。他的南面,是渤海南京,西南面,是渤海的西京。西面,是渤海的中京,也是眼下秦渤盟軍與部族聯軍正對峙的地方。而在他的西北是銅州,銅州的北面就是已經被聯軍佔領的上京龍泉府。東京正北面是率賓府、東北面是定理府,這些地方和他們更北面的渤海州縣,如今都是聯軍的佔領區。
數十萬秦軍將士民夫,他們對於眼前這個即將登陸的地方,過去從未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