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南營玉、墨二土豆 、支援月關、煤氣爐、夢夢夢夢夢夢幾位的支援,書友小飛龍ぜ劍的角色林宋,大風包子的角色鄧煥正式閃亮登場!)
胡逗洲,後世江蘇南通市,此時卻還只是一座巨大的沙洲,位於長江海口。李璟派艦隊南下佔據此島之後,將其改稱為江海鎮,最多時駐有馬步水共六軍三萬人馬。
島上遍佈胡豆苗,因此有胡逗洲之稱呼。在島上西面,還有五座峻拔挺秀海拔百餘米的山峰,狼山居於其中,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四山如眾星拱月一般圍在旁邊。
狼山稱為江海第一山,胡逗洲也被稱為江海門戶。
幾年前席捲東南的王郢之亂,王郢最初便是大唐浙西鎮,也就是鎮海節度使下在胡逗洲上設定的狼山鎮遏使。由於有功而不得賞,最後王郢率數十名部下起事,結果席捲浙東浙西十餘州,最後卻死在了李璟當年派遣南下的水師艦隊手中。
這胡逗洲上荒置了一段時間,最後李璟與高駢衝突之時,李璟派出大軍南下,三萬馬步水進駐島上。
島上一片江海平原,五峰獨秀。
有登州重兵在此駐紮,這裡也成了水師第四軍凌波軍的基地,同時,這裡也成為了登州遼南南下。廣州交州泉州等地北上的中轉站。
登州方面的海上商隊南下。大多在此暫停中轉。一些貨物從此轉運長江上的江船,進入長江,運往揚州、潤州,江寧、豫章、江州、歷陽、當塗、襄陽、武漢、江陵等內地,另一些則補給後繼續南下杭州灣甚至更遠的泉州,廣州、安南交州等地。
有李璟的水師保護,使得短短時間內,胡逗洲上的這個貿易中轉站越來越繁華。每天都有上百艘的商船到來和離去。
島上有專門的軍用碼頭和商用碼頭,並且有大量的倉庫以及酒樓等,甚至原本那些沙地上,也開始有諸多百姓在此給島上軍營屯田曬鹽。
江海鎮的西北面,隔著不寬的江面,對面就是揚州的海安縣。
晨曦的薄霧之中,海邊沿岸,一支兵馬悄無聲息的到來,足有兩萬人馬,在這支大軍的後面。還跟著更多的民夫。
梁纘站在海邊的山丘上,皺著眉頭看著民夫們將一條條漁船抬到海邊。這些漁船很多隻有一面小小的風帆。多數都是那種要靠人力劃的小船。也有一些大點的船隻,用馬車在後面拉過來,這些大些的船都是汴船,是從揚州那邊運河裡拉上來的船。為了此次進攻胡逗洲的突然和隱蔽性,這些船並沒有從揚州下海順流而下,而是費了數倍力氣,從陸上拉了過來。
胡逗洲上的三萬秦軍,據可靠的訊息,已經有兩萬人馬調離,現在島上只剩下了一萬兵馬。其中有五千水軍,剩下的一個軍則是新換防的一個萊州的鄉軍。就是那個水軍,據島上密探傳回的訊息,也只有全軍四支分艦隊中的一支分艦隊在,其它的三個分艦隊去了淮河。其它的幾千兵,實際上是從青州調來的鄉軍,暫時歸這支凌波軍這支艦隊指揮,算是海軍陸戰隊。
只有一萬人,而且其中有九千人倒是新來的鄉兵,那支千人的分艦隊,也不過只有百來條船隻,其中能稱之為戰艦的只有兩艘樓船,四艘鬥艦,加上八條海鶻和八條艨艟,剩下的都是遊艇和走舸那樣的小船。
這一年多時間以來,李璟在這江海上插了這麼一支釘子,可謂是讓淮南軍上下十分的沒面子,不但丟了面子,且這樣一支兵力駐紮於此,更讓淮南軍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今天,終於到了他們出手的時候了。
畢師鐸、秦彥、李罕之三將都主動請求為前鋒,這三人都是降將。畢師鐸是王仙芝的舊將,後降黃巢,再降高駢。秦彥也是黃巢舊將,李罕之則是河陽節度使李涿部下諸葛爽的舊將,不過後來降了黃巢,最後兵敗於張璘,又降了高駢。
這段時間以來,黃巢在河南風生水起,甚至佔據洛陽登基稱帝,這使得淮南軍上下對於那些當初黃巢兵敗時投降過來的降將,很是有些警惕。
畢師鐸三人此次被派為做高傑的副將,都奮勇爭先請戰,實際上也是想要證明他們的忠心而已。
梁纘轉向胡逗洲的方向,那裡的海上十分安靜,一群海鳥在海上飛翔,如果島上的那支艦隊巡邏艇在天明之前不再出現,那他們的計劃就能成功一半。
在梁纘看來,凌波軍再強,可也只有一千人的分艦隊在此,只要能渡海登島,以他手上帶來的這兩萬戰兵三萬輔兵,他就不相信,會打不過島上的那一萬鄉兵。對於李璟部下兵馬的劃分他可是很清楚的,最強的是戰兵,精銳中的精銳。戰兵之下還有團結兵和鄉兵,這鄉兵實際上只是最弱的兵,差不多和他們的輔兵類似。
站在他身後的李罕之和畢師鐸卻是一臉的沉穩,他們都是提著腦袋混飯吃的,投了不只一個主子了。不過這兩人都非一般的賊寇降將。畢師鐸當初乃是王仙芝手下的十票師之一,王仙芝死後,跟著尚君長轉戰,後來尚君長死,他才被迫跟了黃巢。但他對黃巢沒什麼好看法,在黃巢軍中也不得重視,當初兵敗於高駢部,立即就降了。眼下黃巢雖然又風光了,還當了皇帝,尚讓都做了宰相,連當年他為十大票師,一軍大將時,才剛投入軍中的朱溫、葛從周等人都做了國公、大將軍,但他卻從沒想過回黃巢手下。他一向自認為是王都統的心腹。跟黃巢不是一路的人。
李罕之光著腦袋抱著把戒刀。心中卻有些擔憂。他當初還在河陽軍時。是跟著李璟一起並肩打過李克用的。李璟的軍隊,也許不是最強的,但他們的裝備肯定是最好的,別聽說島上的兵都是鄉兵,且數量不多,但這些兵在李璟軍中排在最後面不差,可不等於就相當於他們軍中的輔兵。
淮南軍中的輔兵,那是真正的一群民夫。而李璟的鄉兵,絕不會是一群民夫。
只是到了此時,他絕不會公開向高傑說這些話,以此引他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