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一戰他不來打,他堅信有李璟也能滅賊的。但最後他還是堅持著來了,如果不是這副病體要撐不住了,也許他不會窮追。對於朝廷,他一直記得老帥康承訓的下場。當初康承訓一心為國,最後率兵剿滅了龐勳之亂。可鳥盡弓藏,康承訓沒有得到善終。
這一年多來,平盧平一直與王敬武反覆拉據,一直難以掃平叛軍。這既有王敬武實力很強,也有平盧軍山頭林立,許多軍將出兵不出力有關。但事實上,宋威如果要想滅掉王敬武,只要他肯拿出決心來,只須半年就滅掉王敬武了。他一直拖著,其實更大的原因是他利用剿滅王敬武的戰爭,一直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利用這場戰爭,將平盧軍的那些軍頭勢力不斷的削弱,培養自己的勢力。
不過先是李璟的鎮東軍崛起,導致最後登州和鎮**直接自立門戶,嚴重打擊了宋威的聲勢威望。緊接著他被刺傷,中了毒箭,這兩件事將他的計劃全盤打亂了。如果不是這樣,宋威有把握將這場堪亂之戰打上兩到三年,然後悄無聲息的徹底的擺平平盧軍的這一個個山頭,將他們重新打碎凝結。
可惜他沒有這個時間了,他自己沒有兒子。更沒有適合接任的子侄。而且,有李璟這個義子在,誰來接任這個平盧軍大帥也是做不長久的。思來想去,乾脆傳給李璟。一來李璟也算是他的義子,雖然這父子關係並不親密。可有這個名頭就行,他將位置傳給李璟,支援李璟接任平盧軍大帥。而且宋氏也將全力支援李璟。這份支援,要換取的就是李璟這個前任無限的義子將來對宋氏的照顧庇護。
他這次拖著病體要親自來滅掉草賊,一則自然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生前功績,同樣的,他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想法。李璟竄起的速度太快了,快的讓人驚訝震驚不敢相信。這是好事。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李璟已經擊敗了王仙芝的十萬兵馬一次,又收復了多個州縣,宋威很擔心,如果李璟再滅了黃巢、王敬武等賊首。那麼也許當初康承訓大帥身上發生的鳥盡弓藏就有可能在李璟身上重演。特別是,李璟如今還得罪了權勢濤天的田令孜。
他即將身死,願意來做這個剿滅最後狡兔的獵狗。
夜風漸涼,帳篷處軍令之下。寂靜無聲,全軍都在進行最後的休息,以積攢體力。
他隱約聽到段山在和崔德成等軍官商議攻城的一些細節。
心下不由想到,其實說來,李璟雖然自立門戶了,但至始至終以來,李璟都還是一個比較有情有義之人。從李璟對待崔芸卿的過往來看,李璟不是一個忘本之人。
可惜。當初自己曾經與李璟有過一段雙方心知肚明的敵視,雖然如今大家身份的不同,那段舊事已經成為了往事。可現在想來,還是有些遺憾,要是當初能看到李璟會有這麼大的前程,他也許就不會有那些壓制這個年青人的想法了。
當初認李璟為義子時,他覺得有些憋屈。可現在,卻覺得有些慶幸了。等他死後,有了這個名義,李璟總不會忘記宋家吧。
到了亥時(夜九點)。軍官們開始叫醒各自的部下,輔兵營中也已經把飯菜準備好了。
今晚將要戰鬥,飯菜做的很是豐盛,海帶燉豬肉,外加羊肉湯,還有白米飯。每個人都管夠。吃完之後,每人還發了一斤肉乾,和四張大餅,再加一大袋煮好的涼開水。吃好喝足,便開始裝備武器,軍官們檢查,然後出發。
戰兵營先走,輔兵隨後,輕騎兵們為前導。
一路急行,將近三更天時,大軍已經到了臨沂附近。遠處看,夜幕下的臨沂城並沒有多高,多處上次攻城時坍塌的城牆軍豁口依然如缺牙的嘴一樣。
城樓上,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草軍旗幟高掛垂落,隨風緩緩的晃動。
雖然已經是三更天,可是臨沂城中卻並不安靜。那無數的火光沖天,城中到處都是一聲聲的尖叫。那叫聲中,既有草軍那淫邪的叫喊,也有城中百姓痛苦的嚎叫,驚慌恐懼的尖叫。
毫無意外,賊兵正在享受著勝利的果實,無論攻下哪座城,不管王仙芝或者黃巢等人願不願意,草軍的紀律都難以維持。朱溫坐在軍營之中,捂著臉上的那道鞭痕,眼睛似乎要噴出火來。今天的這一鞭,讓他難以平靜。哪怕打他的是王仙芝手下大將,十票帥之一的畢師鐸,他也難以釋懷。
章臺柳小心的幫他擦拭著傷口,塗抹著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