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晚唐> 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 (1 / 2)

三月初,春耕全面開始。

整個沙門鎮下可耕之地的沙門、大洶山三座大島上,都開始朝廷春耕。除了沙門鎮上的田地都成了對軍官將士們的戰功勳田獎勵之用外,大洶山堡都按照囤堡的方式安置百姓,進行營田。

大黑山島設十二囤堡,安置六千戶三萬餘人口,洶山島設四囤堡,安置二千戶一萬餘口。不過由於島上田地有限,每堡只有田一千二百五十畝,平均每戶也才二畝半地。

黑山島上各囤堡都已經初步建成,每五百戶一個囤堡,相當於一個大村落。李瓃在每個囤堡中安排了一些退伍的傷殘軍官擔任囤將,堡內實行保甲聯防,十戶一甲,百戶一保,五百戶一囤堡。囤將就相當於村長里正,負責各囤堡營田等事宜。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片忙碌,李瓃和張承業等一眾軍官登上黑山島巡察。

大黑山島又有一個別名,稱蛇島。一到夏天島上成千上萬的蝮蛇滿山遍坡,真正的蛇之島。除了無數的蛇之外,大黑山島上還有一樣珍貴的資源那就是燧石。除了這兩樣,島上的飲用水鹹澀難喝,夜晚巨大的漲潮聲攪得人夜不能寐;一旦天氣惡劣導致封航,大黑山島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島。

不過由於大黑山島面積很大,相當於十倍於沙門鎮,擁有近兩萬畝囤田,所以這島上還算熱鬧,原本的戍軍及家眷還有島上的漁民及商人等。有近萬人。這次李瓃又編設十二囤堡,遷入百姓近兩萬人。對於李瓃來說。黑山堡對沙門鎮很重要,需要用心經營。

李瓃招過大黑山堡的新任鎮將林威,“黑熊營移鎮大黑山島,一切還算順利吧?”

“一切順利,島上先前並沒有受到破壞,黑熊營入駐以後,只是在黑山島的兩個碼頭進行了防禦工事修築,堡城並無須修葺。”林威回答道。

“春耕已經開始了。黑山堡這方面做的如何?”雖然島上只有兩萬畝囤田,就算豐收一年也頂多全部產出不到五萬石糧食。不過李瓃依然對此十分重視,現在地少人少,正是一個試行出有效管理的時候,等將來地盤大了,也就不用慌了。

吳遷上前道:“春耕之事,現在暫於職下負責。目前職下已經按將軍的指示。把島上的田地劃拔給十二個囤堡。囤堡中每戶分得田二畝半,因百姓耕地少,所以我們將鎮上拔下來的耕年和農具等進行公有,輪流租借給需要的百姓。現在每四十戶一百畝地,分配耕牛一頭春耕。”

“打井之事進行的如何了?”李瓃問。黑山島上一直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島上的水鹹澀難喝。必須打深井才行。而深井須用磚石,極耗錢糧,每井需錢五十貫。

李瓃知道今年又是一個大旱之年,雖然沙門鎮並不靠這點田地產出糧食,可這也是那些移居島上百姓們辛苦耕種。李瓃已經提前讓張宏拔了一筆打井款。準備在島上打井,不但要解決島上居民飲用水的問題。還要給那些囤堡的耕地做好防旱準備。

吳遷心裡有些感嘆的道:“張兵曹已經拔下三千貫打井專用款,這筆錢職下已經定為專款專用。目前已經招募了打井的匠人,打井的工人則由島上百姓做工,我們舊給工錢。我們計劃打六十口磚石深井,每個囤堡將以一百畝地打一口井,用來澆地,總共二十口井。另外每個囤堡裡還要打飲用水井四口,加上堡城還有軍營等,一共六十口井。現在已經全面開始,估計一個月內所有井可以打好使用。”

吳遷在大黑山堡差不多十年了,島上的水難喝,水少這是老問題了。以往他以發文申請拔款打井,解決島上軍民飲用水和囤田澆水的問題,但每次報告上去都是石沉大海。最後還是他自己從黑山堡的錢糧中擠出一部份,才在堡城中打了幾口深水井,解決了堡中戍軍和家眷的飲水問題。李瓃剛一接管黑山堡,立即就拔出三千貫錢來打井,這讓他這個黑山堡的老人感慨良多。

李瓃滿臉微笑,“好,這事辦的好。不但要打深井,還得製造一批汲水水車,真要旱起來,人力打水哪得行,還得有水車。打製水車的匠人和專款鎮上會馬上拔下來,具體的事情就由黑山堡負責。”

他目光炯炯,掃過諸人,“雖然我們現在的囤田有限,但大家不要因此就是把此事放在心上。囤田得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來抓,我的計劃是,所有的囤堡今年的產出錢糧全都免田賦。你們鎮堡還得負責租給百姓耕牛,租借糧種,以及農具、水車等等。最好是每十戶二十五畝地給牛一頭。”

聽到李瓃的這個要求,眾人都頻頻點頭記下,特別是吳遷,他現在已經十分主動的把自己往黑山堡內的民政事務方面靠,而主動的去避開軍隊的事務。雖然李瓃信任他,但他還是主動避嫌,不想再引起猜忌。李瓃的這些決定讓他驚訝,以往黑山堡和大謝砦都沒有把囤田的事情太放在心上,那些囤田不過是給戍軍的家眷們一個補貼罷了。產出太少,根本就沒有人關注。守著登州港,都以經商為主,實在不行,還可以出海假裝海賊幹兩票。

不過十戶一頭,現在大黑山島足有囤戶六千戶,如此算來,得要耕牛六百頭,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這麼多的耕牛李瓃居然要免費租借給百姓使用,這讓他震驚。

吳遷一個堂堂的武將,現在卻開始捧著帳本拿著筆做起了幕僚工作。他翻著隨身的帳本,看著上面自己鐵劃銀鉤的字跡,有些皺眉道:“職下初步計劃過。就算現在打水井,並租借耕牛種子農具提供幫助。可島上耕地肥力不足,一年就算間做兩季作物,最多畝產也只有一石半左右。兩萬畝地也不過三萬石最高產出,就算我們不收任何稅賦,可島三六千囤堡三萬多口,全部產出還不夠他們的口糧。”

一個標準士兵的口糧是每天米二升,一年下來是三石糧食。而老人孝就算減半,也要一石半。這樣算下來。就算按最低平均每人每年兩石口糧算,這麼點地他們種的再好,一年下來,也至少還差一半的口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