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 羅三問論財富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何而來?修改)◎
除了創辦女子文化學堂, 洛蔚寧還任命兩個女兵籌辦女子武學堂,讓喜愛文化的女子讀書,體格好的女子學武以補充兵源。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各司其職。
雖說上戰場九死一生, 但亂世之中, 不上戰場的女子又好過到哪裡去?不論是否有很多女子願意從軍,洛蔚寧起碼要提供機會, 讓有志於此的女子選擇。
聽完所有計劃後, 在座的人幾乎都振奮而期待。
只有黃月愁道:“洛將軍的計劃固然要施行的, 可是, 軍費尚且緊張,去哪兒搞那麼多經費?”
柳澈笑道:“這就不用你操心了,清寧軍不是還有羅總管嗎?”
大家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羅三問。
羅三問謙遜地笑了笑, 道:“召集大家之前,洛將軍就與我商量過了。我非常贊成洛將軍的想法。改變天下女子的處境, 我們不做就沒有人會做了。雖然軍費緊張, 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少辦也比不辦好。為了支援洛將軍的計劃,我便擬了一些農商條令,打算在整個淮東路施行。”
說完從座位起身, 在席間信步一樣的姿態走著。
徐徐道:“洛將軍從《老子》悟出營魄抱一之理後, 就在清寧軍全軍上下推行打坐訓練, 隨著訓練得越多了,士兵越來越清心靜氣, 越來越接近營魄抱一境界。可以說, 清寧軍士兵武力大增, 傷亡大減,成為一支強悍之師,少不了洛將軍的那次悟道。”
聽著這番話,所有人都將目光移到了洛蔚寧身上。
洛蔚寧突然被誇,心裡怪不好意思的,但身為見慣大場面的一軍統帥,只是淡淡一笑,繼續專注聽羅三問說下去。
“而我雖然未曾上戰場,但也恪守洛將軍的規矩每日打坐。最近打坐之際想著該施行什麼樣的農商條令,才能使淮東路的百姓生活得更寬裕,從而交上更多的賦稅。忽然有一天發現洛將軍所悟之理,原來也可以用來指點農商。”
大家平時所理解的營魄抱一就是無論上戰場還是吃飯、睡覺都要專心致志,這會羅三問還能用來指點農商,她們愈發的好奇,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道:“怎麼用,快說說?”
羅三問微笑道:“老子言,營魄抱一,專氣致柔,複歸於嬰兒。若營魄抱一乃複歸嬰兒之道,那發展農商何不從複歸嬰兒之道入手?”
“財富是什麼,財富從何而來?上古之時,人們以草葉為衣裳,以洞穴為屋宇,只有果腹之求,就只需打獵摘果。獵物與果子便是那個時候人們的財富。有人擅長打獵,有人擅長摘果,於是人們出現了以物換物之舉。等到進入中古時期,智巧漸多,人們除了果腹,還有美食、衣裳、房屋,各式各樣之需,人們需要的東西日漸繁多,以物換物難以再施行,於是出現了貨幣。人們透過勞動賺取貨幣,然後再用貨幣換取所需。可見,無論這世間出現了多少東西,多少行業,萬變不離其宗,財富複歸於嬰兒以後就只是:人們的需要與勞動。”
“所以我想,要增加淮東路的財富,唯有從百姓的需要上入手,有需要百姓才會去勞動,勞動賺取的收入,部分用作賦稅上繳清寧軍,部分用於購買他們需要的物資,而提供物資的商人賺到了財富,也會有部分上繳賦稅。越多的老百姓參與勞動,勞動的時間越長,那清寧軍就能收取越多的賦稅。想要讓大多數老百姓辛勤勞動,我們就必須掌握或創造出老百姓更多的需要。”
羅三問這番論述將財富化繁為簡,直指財富本質,即便是孟樾、謝搖雲等平素鮮少讀書的武將都聽懂了,更不論洛蔚寧、柳澈、黃月等人。就是聽著聽著,她們覺得背脊突然涼涼的。
看著大家略有驚恐的神情,尤其洛蔚寧,還有點做賊心虛似的,羅三問笑了笑,繼續道。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雖然現今世道不好,清寧軍需要大量軍費物資,可我制定的條令,還是盡量爭取讓清寧軍與老百姓兩相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