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07. 淮河血戰 (1 / 2)

幾千鬼子頓時傻眼了,後有如狼似虎的追兵,前有絕命關卡的堵截,邊上就是滾滾的淮河,如何是好?

而河南岸的鬼子炮兵,也拿北岸沒有辦法,亂糟糟打成一片,沒辦法開炮援助,天色的日本飛機,也只能低低地盤旋著,無奈離開。

因為中國軍一看到鬼子的飛機前來,更是拼了命地衝入鬼子人群裡去,和鬼子混戰在一起,才能避開日本飛機的掃射和轟炸。

112旅和113旅現場組織多支敢死隊,開始穿插分割包圍鬼子,二千鬼子被分割成小一塊一小塊的,被一塊塊圍住不得動彈。

沒有圍住的鬼子沿著淮河岸邊,朝東西兩個方向狂逃,中國軍也是分兵緊追不捨, 38師見狀,吹響了最後的衝鋒號。

全師上萬人奮力衝殺,攆著鬼子四處追殺,大量的鬼子在淮河岸邊被射死,被刺刀捅死,被西北軍的大刀砍死,鮮血染紅了淮河北岸,鬼子伏屍數十里。

59軍張自中將軍沒有滿足這一點戰功,在38師狂屠小蚌埠的鬼子時候,同時也指揮180師和騎兵13旅,由小蚌埠方向向東殺去。

一直殺到臨淮關,幫助正與鬼子死戰在一起的51軍,幾萬人的衝擊,猶如排山倒海一樣壯觀,直殺的鬼子四處逃竄。

59軍不但替51軍解了圍,更主要的是收復了失地,把淮河北岸的陣地一舉收復。

衝到淮河北岸的鬼子,大部分的結局和小蚌埠的鬼子一樣,死在河裡、河邊、北岸的陣地裡,以及在逃跑的路上。

此時不進行反攻,更待何時?

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接到淮河北岸51軍和59軍的電話後,異常興奮的李長官,和參謀長徐將軍立刻調兵譴將,對淮河南岸的日軍進行大反攻。

命原來參加過淞滬會戰的21集團軍(桂系)從安徽合肥出發,以其第48軍守爐橋地區警戒,第7軍協同第31軍迂迴攻擊日軍側後,迫日軍第13師團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

命令51、59軍即刻度過淮河,向南攻擊淮河南岸的日軍,鞏固淮河兩岸陣地。

第59、51軍乘勢反攻,恢復淮河兩岸全部陣地。第21集團軍和第31軍東出明光河,攻擊日軍側後。

淮河南岸日軍首尾難顧,與中國軍隊膠著於津浦路沿線,從而使日軍對淮河流域的進攻宣告徹底破產。

這次淮河血戰,雖然沒有把日軍精銳13師團全部殲滅,但也使日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將日軍遲滯於淮河一線。

從戰略上,粉碎了日軍預定的“南北夾擊”,迫使日軍改取“南守北攻”戰略,從北面取道山東,進攻滕縣、嶧縣。

這個戰略,造成華北日軍孤軍深入的局面,從而為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殲滅日軍造成了良好的戰機。

趁著日軍兵敗撤退之際,牛牯和老單他們的江北中隊也趕緊出動,趁火打劫,夥同皖北當地人,洗劫日軍的後勤和輜重部隊,大發了一筆橫財。

皖北人素稱強悍,英勇善戰,當地有句俗話說:“紙糊的江南,鐵打的皖北”。在六合、定遠、明光等地,日軍都遭到了當地民眾武裝的襲擊。

這裡面,當然有牛牯他們江北中隊的一部分功勞。

這些武裝的民眾潛伏在城鎮中、村莊裡、山林間,日軍每到一村一鎮都會遭到他們的打擊。

當時的紅槍會等武裝組織約有3000多人,在皖北到處襲擊日軍,攪得日軍日夜不得安寧。

忠救軍總隊也命令牛牯他們去跟紅槍會這樣的組織聯絡,發展他們加入忠救軍,把江北中隊擴建為江北大隊。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