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09. 糧食,糧食 (1 / 2)

無精打采的高橋哲也跟著隊友行進在南京城西面的落雁村裡,高橋在日本是一個年輕的小學老師,在國內狂熱的宣傳下,報名應徵入伍。

經過幾年艱苦的訓練,都熬了下來,主要是依仗著少年的英雄夢,覺得男兒就得要上戰場,成為英雄。

沒想到經過了淞滬戰場裡齊腰深的泥漿戰壕,身邊戰友不斷的慘死去,還有南京城內戰敗國百姓的悽慘,讓他開始厭倦了這場並不美好浪漫的戰爭。

上頭說再克服困難,打下支那首都南京,支那國就會崩潰投降的,那個時候,大家就可以像英雄一樣,凱旋迴國,接受國人的歡呼和崇拜。

可現在南京已經打下差不多一個來月了,支那國並沒有想象中要投降,大家撤退回國的訊息還是沒有著落。

本來以為可以回去和家人一起團聚過年的,還可以和智子見面;可現在,在這個冰涼的、沒有人煙的地方巡邏著。

“高橋君,需要快一點了,努力跟上吧。”前頭領隊的青木少尉在客氣地催促著高橋,高橋強打起精神,努力地跟上了巡邏隊伍。

巡邏隊說是維持治安,可這治安好得出奇,因為幾乎沒有人煙,路上偶爾遇見一兩條野狗,也是餓的眼睛發綠。

治安這麼好,無需巡邏,所以,巡邏隊其實主要的職責是找吃的東西,日本從上海事件開始前,都沒有做好在上海南京大打一場戰役的準備。

結果在淞滬越打越打,不斷地增兵,最後中日雙方都控制不了戰爭的走向和烈度了,日本大本營原以為在上海打敗中國軍隊,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簽下合約,就好了。

沒想到大本營的陸軍部覺得機會難得,力排眾議,最後在天皇的支援下,派出國內幾乎所有的預備隊,在中國杭州灣登陸。

這一招勝負手,決定了中日戰爭的走向,甚至是幾年後的歷史走向。

經過幾個月的持續激烈戰鬥,在上海中國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結果被兩面夾擊後,開始雪崩式的潰退。

在上海登陸的日軍,長驅直入,追著中國軍隊跑,一直追到了南京城,雙方在這裡開始了慘烈的攻防,最終日軍打下了南京。

可日本大本營,沒有為這些軍隊做好打持久戰的後勤保障,本來日本資源匱乏,打下朝鮮和中國東北,利用當地資源,以戰養戰。

現在打下了上海南京這一線,也是推行以戰養戰的政策,大部分的糧食給養,都是由部隊自己想辦法解決。

部隊又不是生產隊,那會去種地,就算種地,也要有個收成的時間;所以,部隊就變相成了土匪強盜,到處去搶劫平民。

因此,高橋這次又跟著青木,出來去打劫,這一帶的平民受不了鬼子頻繁的搶劫,絕大部分的都逃離了,最多是幾個老得走不動的、又不想死在外地的老人。

所以,這糧食越來越少了,連菜地裡的白菜蘿蔔都全部給摘光了,今天,巡邏隊需要找到一個小隊當天的口糧,看來,這個任務實在是難以完成,高橋一邊走著一邊想著這事。

“有人!”

走在最前面的內田裕太叫了起來,高橋他們聽到有人,馬上就精神起來了,跟著內田向前跑去。有人,估計就能找到食物了,今天的任務可能就完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