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俄國當文豪> 41、《窮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1、《窮人》 (1 / 2)

作為一個目前正在往衣食無憂這個方向衝刺的窮鬼,米哈伊爾很難說自己能為別人做太多事情,畢竟在時代的苦難面前,個人所能做到的事情總是太少。

但無論如何,儘可能的為別人做一些事情,總歸是一種有些心酸的慰藉。

明天有明天的苦難,但至少希望別人的當下會暫且好過一點吧。

而正是因為清楚自己做不了太多事情,米哈伊爾其實多多少少在避免跟有些人發生太過深入的聯絡。

正因如此,即便米哈伊爾已經連續見到了這位小乞丐好幾次,但米哈伊爾終究還是沒有開口問問對方的情況,一是擔心讓這個孩子再次想起什麼不好的回憶,二就是米哈伊爾確實擔心自己聽了之後,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還未從負債中掙脫出來的生活變得更加複雜。

至於這個孩子,大機率就是記住了米哈伊爾是位好心的老爺,只要能看到他,那麼就意味著今天肯定會有所收穫。

不過即便如此,米哈伊爾見到這個孩子的次數依舊不多,似乎每每只有等到這個孩子餓的實在受不了亦或者因為別的原因不得不來的時候,米哈伊爾才能看到他的身影。

有那麼一次,這個孩子臨走前還塞給了米哈伊爾一個磨損了不少的木雕,然後立馬拔腿就跑,似乎生怕米哈伊爾會拒絕或者當著他的面丟棄。

對此米哈伊爾也只是默默收了下來,撓了半天頭髮後,米哈伊爾也終於是在心中下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等經濟狀況再好轉一點,或許可以稍稍問一問這個還蠻懂禮貌的孩子的狀況。

奶奶的,只希望不會因為這麼一下,把我從小康又幹成貧困了..........

其實光正常的寫稿的話,米哈伊爾掙不了那麼多錢,俄國作家們的稿費固然很高,但是以米哈伊爾腦子裡記住的那些,某種程度上確實算是用一篇少一篇。

畢竟倘若認真研究一個作家畢生的創作的話,就會發現除了那些代表作以外,他們也常常製造了不少文字垃圾,篇篇精品的作家幾乎等於沒有。

但米哈伊爾不一樣,每一篇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經典中的經典,而且有些現在確實還用不了,得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因此短時間內想要起家,還是要指望梭哈一波文集,然後可以的話再接手《現代人》雜誌,那時候才能真正稱得上衣食無憂。

而《彼得堡文集》的關鍵人物,除了那些大詩人大作家以及一些小詩人小作者以外,還有一位稱得上核心的存在。

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窮人》。

說起來老陀年輕的時候也是個追夢的文藝青年,放著好好的工作不要,直接辭職下海想要以文為生,那時的他只是個剛剛開始寫作的新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就像他在信中寫的那樣:

“我提出辭呈,因為,我向你發誓,我再也不能繼續任職了。當最好的時光被白白奪走的時候,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問題是我從未打算長遠任職,因此又何必浪費青春年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