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燈火通明,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熱火朝天。
自從嬴玉識破了盧生的仙丹毒計,始皇便斷了修仙的念頭。
加上不再吃毒丹,持續吃生雞蛋和豆漿排毒,原本灰暗澀澤的面容居然多了些許紅潤,精氣神好了許多,更加勤政。
加之大秦人才科舉、柔化秦法、輕徭薄賦三大長策正緊鑼密鼓的推進,因每一項長策都不是孤立存在,如人才科舉並非一個單純制度推出,首先編撰標準化的科考教材與範圍。
由儒家牽頭,博採眾家之長,說起來簡單,除了四書五經,還要糅合秦律、農家、甚至醫家、算術等學科,更是盤根錯節,犬牙交錯,絕非易事。
科考的目的,絕非選拔吟詩作賦的讀書人,而是治世之幹史能吏。
博士宮一干博士帶著改變世界的強烈使命感,旺盛的精力也找到了正確的釋放出口,晝夜加班,有序推進,但速度極為緩慢。
“陛下,科考之公允,首先是科考書籍的標準與統一,我等在重新編纂之時發現有幾大障礙,比如,同樣一本書,理解卻千差萬別。”
博士宮僕射周青臣眉頭緊蹙,雖然是馬屁精,卻也有真才實學。
“同樣的文章,視野與高度不同,理解意圖定有偏差,此為正常?!”李斯愕然間,像看白痴一樣,不解道。
“如此淺薄道理,青臣豈能不知?”
周青臣苦笑道,“同樣一段文章,由於斷句的不統一,才導致內涵天壤之別。
如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解,也可斷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附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同樣的一段話,完全是兩個意境。”
“是有這個問題。正好趁科考,將文章斷句全部統一。”嬴政頷首道。
“???”周青臣欲言又止,無奈道,“是,陛下。
其次,臣等在編纂之時發現,達到舉人級別,所需竹簡可謂浩瀚如煙,汗牛充棟,如果科考普及,或許將竹林伐光,也無法解決竹簡之需。”
嬴政、李斯、馮去疾等人:“???”
“再有,書簡極為笨重,如此多的竹簡,攜帶極為不便!”周青臣再次補充道。
始皇豈能不知竹簡之苦,每日批閱竹簡重達一百多斤,簡直是個體力活,關鍵還不能二次利用。
始皇等人陷入了沉思。
難道,科舉就此作廢,亦或調整新的方向?
“陛下,嬴玉求見!”寺人傳話道。
眾人眼神一亮,始皇穩如老狗:“傳!”
嬴玉迤迤然進入大殿。
自從始皇敲打之後,嬴玉每日都會抽出些許時間,朝堂議事,似乎只要嬴玉在,就沒有能難住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