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國戰1573> 第017章 踏雪教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7章 踏雪教授 (2 / 2)

道子聽完劉秀才對於《三字經》的解釋,心中瞭然,這明朝的《三字經》書倒是和那個時代的《三字經》差不多,是一本啟蒙的大百科全書!裡面有很多思想或者要點,道子雖然在那個時代沒有學過,但是一些還是清楚的。只是有些他想不明白。譬如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既然都是本善,為何又說性相近呢?難道“本”不都是善嗎?

不理解不代表先賢所寫的所說的就是錯的。縱然道子兩世為人也不自認為有先賢聰明或者有先賢智慧,更不用說人生經歷了。他只是疑惑,卻從不自大的質疑。

他問劉秀才,劉秀才支支吾吾說的驢頭不對馬嘴,道子知道恐怕從自家這位啟蒙夫子身上是得不到答案了。

從這件事中道子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三字經》和那個時代的經典《三字經》一樣,是一本很深的學問。他看著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好奇,似乎這一個字的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傳奇故事。

雪下了,《三字經》的學問也已經告了尾聲,道子六七跟著劉秀才在小遊園中踏雪而行。今日劉秀才要教他們簡單的作詩作對的原理。

劉秀才說作詩是件很神聖的事情,只有通悟了人生和天地的一些道理才能做出好詩來。

對於這一點道子很是贊同,他也是看過唐詩宋詞三百首的人,自然明白都流傳為經典的,都是能感人肺腑的,而能感人肺腑的自然是達到了一定的天人合一境界。只是他心想不知自己那過去的頓悟算不算通悟了人生和天地的一些道理了呢?

三人吱呀吱呀的走在蒼茫雪中,劉秀才的大腳印,六七的少年足印,道子的童子足印,在漫天的大雪當中很快的被覆蓋掩藏。

一陣寒風襲來,六七裹了裹身上的大厚裘服,對著劉秀才說:學作詩作對為何非得在外邊的大雪天裡,在草堂裡不一樣嗎?

劉秀才聽到六七的埋怨,瞪了他一眼,六七立馬縮了脖子。對於六七的所問,道子也是有同樣的疑惑:是啊,在漫天大雪裡,頂著寒風,踏雪而行,如此的凍人,找罪受,難道找罪受就能通悟天地和人生哲理嗎?

劉秀才也看到了道子的疑惑,他解釋道:這人生生下來就應該是受苦的,可是大多數時候,我們被供養以幸福,所以我們失去了與天地共鳴的契機。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就是希望藉著身體上的苦痛,刺激我們那顆封閉住的靈魂,讓它開啟一扇門,走出來,與天地合一。

道子聽完劉秀才的解釋,是糊里糊塗,難道被供養幸福就找不到靈魂與天地的共鳴了嗎?若是這樣,那以前自己的頓悟算什麼?只是小兒科的幼稚玩笑嗎?

不過有一點道子不得不承認,就是在雪天當中漫步,人的精神是極其清晰的,有一種超脫世俗的感覺。

劉秀才開始講作詩的一些原則,譬如格律問題,以及意境的把握。道子仔細聽著,六七眼睛則是在雪地上亂飄著,因為他覺得這小遊園內那些長尾巴斑斕的野雞們此時應該在大雪當中尋找食物了。

劉秀才帶著道子六七在小遊園內走完一圈,最後回到了草堂外,他看著那些大雪壓著的曲折蜿蜒梅花樹對著道子道:“作詩需要的基本要點我已經講了,如今你便以眼前情景隨便賦詩一首吧,嗯,不要怕,想怎麼賦就怎麼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