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雄> 第1544章攻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44章攻勢 (2 / 3)

第二天午時,李靖的帥旗移至平壤城下,平壤城外圍大致已被唐軍清空,李靖隨即下令,唐軍各部就地駐紮,加固營寨,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突厥騎兵。

…………

突厥人可謂是姍姍來遲,到了第二日晚間,李靖聽得探報,突厥騎兵離著平壤城竟然還有近百里,正在薩水北岸逡巡。

這在騎兵來說並不算一段很長的距離,可如果突厥人過河之後便迅速進兵的話,此時應該早已在平壤城下與唐軍對峙了。

李靖心中大定,他知道突厥人在想什麼,無非就是想讓唐軍跟高句麗人在平壤城下交戰,最好是兩敗俱傷,自己好來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突厥人不會顧忌高句麗人的死傷,兩邊勾結,肯定是爾虞我詐,沒有通力合作的道理。

事實上其實也是如此,突厥人來的太慢,讓唐軍勝算大增,如果他們來的再晚上一些,說不定唐軍都攻入平壤城了。

而在浿水沿岸,唐軍設下的營寨當中,陳圓令蘇定方,裴行儼等部將們分守各寨,他回到營寨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斬殺了那一萬多人的高句麗戰俘,以免他們在戰事吃緊的時候趁機作亂。

糧草輜重,該送中軍的送中軍,該由各寨儲備起來的就都備好,因為天氣漸漸冷了起來,冬衣是最重要的一項物資。

從中原送過來的棉衣數量少了一些,不足以裝備全軍,都運過來交給了前方將士。

這種比皮袍子輕上許多,但卻極為厚實的冬衣唐軍以前自然沒有見過,穿戴上之後感覺極為新鮮,就是大家不知道能不能靠這種東西頂住冬天的嚴寒。

朝廷那邊卻好像很有把握,不住的把這種稱之為棉衣的冬衣送到半島之上,儘量的供應大軍將士穿用。

還有就是傳統的禦寒之物,羊皮製作的皮襖,兩相配合,冬天裡的唐軍估計過的就會比較舒適了。

棉衣對戰爭的作用不用多說,這肯定是大唐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利器之一,其作用不下於刀槍,戰馬之類的東西,不過第一次亮相,卻是在遼東半島之上。

只是突厥人卻也沒有缺席,不需太過奇怪,或是有什麼機緣巧合之類的看法,東亞舞臺上就這麼幾個棋手,相互糾纏多年。

如今局面和以前其實沒什麼兩樣,大家爭奪的還是區域的主導權,突厥人如果未曾南下,那隻能說他們不夠敏感,或是已經衰弱到了一定的程度,不足以被視作下棋之人了。

…………

而在浿水南岸和漢江流域,新羅人在他們的女王帶領之下,一邊忙著給唐軍運送糧草,一邊緊張的注視著對岸的戰局。

高句麗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可新羅其實也沒有好到哪去,他們的兩隻腳都已站在了大唐的戰車之上,幾乎是以傾國之力在為唐軍背書。

一旦唐軍戰敗,新羅定也難以獨善其身,亡國滅種只在眼前。

百濟各部如今還沒有收到什麼訊息,這兩年唐人對他們的清洗讓百濟的部族損失慘重,各個噤若寒蟬。

但別看唐軍主力在時,他們都乖巧無比,生怕惹了唐人不高興,受那滅頂之災,可他們對唐人的仇恨也不用多說。

不用說唐軍戰敗會如何如何,即便只是唐軍稍露頹勢,百濟這邊估計就得先亂起來,現在駐紮於半島西南的唐軍不足五千,由王雄誕統領,加上水軍作為後盾,李靖給他的軍令就是,要震懾住百濟各部,以免後方有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