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對,無謂的作態不是李家的作風,所以他選擇了沉默,想讓兒子知道,就算他說的全對,現在也不到那個時機。
但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母親常說,文皇帝得位,在於隱忍,如魚在淵,一朝乘風而起,便不可制焉。”
“但如今情形不同,天下疲敝,亂事頻仍,隱忍又有何用?不如招納豪傑,以待天命所歸……”
“夠了。”李淵沉聲道:“既然你想見識一下英雄豪傑,那為父就派你去一趟恆安鎮,該用什麼樣的理由,自己去想……”
李世民噎了噎,他正說的高興呢,怎麼就跑到恆安鎮那兒去了?您這是聽進去了還是沒聽進去啊?
不過轉念一想,嗯,也不錯,正想出去走走呢。
於是他又樂呵了起來,捶了捶胸膛,站起身來就道:“那兒子明天就走,路不近啊,得好好準備準備,嗯,您也多歇歇,別累著了。”
李淵對他這種風風火火的樣子,向來就看不順眼,只是哼哼兩聲,算是回應了這敷衍式的關心。
李世民走到門邊兒,又想起了什麼道:“對了,那李郡丞……”
李淵不耐煩的冷笑一聲,“王仁恭已領馬邑太守,不日便要來上任了,用不著為父來教訓他。”
話頭不對,李世民摸了摸下巴,只是他下巴上才幾根毛,摸了也是白摸。
看他那樣子,李淵到是有點心軟了,不過轉頭又想起一件事來,給兒子繼續添了點堵,“帶上秀寧,也讓她出去散散心,快去快回,等你們回來,秀寧就要啟程去長安了……”
李世民微不可見的皺了皺眉,說起來他和幾個親兄妹都不太親近,也許是身為次子,不太為父親看重的緣故,也許是性格和其他幾個兄妹都格格不入的原因。
反正,他自小就和那些庶子庶女打成了一片,反而對親兄妹多有冷淡。
不過一聽說妹妹要回長安了,他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這是要回去和柴家小子完婚了。
這次帶人出去,是父親特意想讓妹妹散散心,過了門,也就是別家婦了,柴家規矩多,估計這個妹妹拋頭露面的機會也就不會太多。
心裡微微酸了酸,不是為妹妹將要嫁人什麼的,而是父親的安排讓他有些不舒服。
說到底,他還是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和看重的。
不過轉眼間,他臉上就帶出了爽朗的笑容,連連點頭道:“行,兒子這就去跟她說去。”
趕走了煩人的兒子,李淵撫了撫額頭,有點想念自己的長子了,那才是李氏諸子中,最像他的一個,也是李氏未來的閥主……
次子在他面前說了那麼多,在他聽來,其實只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天下真的是太亂了,為了李氏富貴著想,是要早作準備的。
但要怎麼做準備,可不是一句廣攬晉地豪傑能概括的了的,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年輕人啊,往往不知道世事多艱,自以為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