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江哲心中不懷好意的物件諸葛亮,正在江上一隻船中,與東吳參軍魯肅飲酒。
比起有些戰戰兢兢的魯肅,諸葛亮倒是一臉安然,一面飲酒,一面與魯肅談笑,倒是頗有些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氣質。
不過,諸葛亮自是泰然處之不假,魯肅卻有些受不了了,勉強敷衍著諸葛亮的談笑,耳朵死死傾聽著曹軍營寨動靜。
見魯肅這番模樣,諸葛亮輕搖羽扇,揶揄說道,“子敬,莫非是我軍中酒水不美?”說著,他指了指放置在案上的酒盞、酒壺。
“真不知孔明哪裡來的好興致,”苦笑著搖搖頭,魯肅驚聲說道,“你方才叫將士擊鼓,倘若曹操令人出戰,我等皆束手待擒矣!”
“呵呵,”諸葛亮淡淡一笑,坦然說道,“子敬莫慌,此等濃霧之中,我料曹軍必然不敢出戰,唯恐遭到我軍埋伏,子敬儘管放心飲酒取樂,待再過小半時辰,天色放亮、大霧散盡,我們便領軍還。”
“倘若當真如此,那是最好,那是最好……”喃喃唸叨著,魯肅直感覺心中狂跳。
太……太不可思議了……
看孔明如此穩重之人,竟用此等險招……
向曹軍借箭?那是這麼好借的麼?
早在諸葛亮邀魯肅在夏口之外登船、美其名曰‘取箭’之時,魯肅便暗暗觀察過那些船隻。
粗粗一算,大概是四十隻戰船,每船配置二、三十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數百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那時,魯肅當真是一頭霧水。
及至凌晨時四、五更天,兩人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而此時,諸葛亮竟教士卒將船隻橫於曹軍寨前,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魯肅見狀,自然是大驚失色,唯恐曹操驅船來襲,然而不管他如何勸,諸葛亮卻是笑而不語,反而邀請魯肅入船飲酒作樂。
出乎魯肅意料之外,曹營在一番躁動之後,並不曾驅船來襲,僅僅是佈下重兵在江邊放箭,用諸葛亮說的,絲毫不差。
或多或少,魯肅心下有些明白諸葛亮的打算了,他分明是想向曹軍‘借’箭,只不過出於安危考慮,魯肅仍有些惴惴不安,反觀諸葛亮,卻是一臉如常,輕笑飲酒。
見諸葛亮一臉安然,懷著不可叫他小看了江東文臣的心思,魯肅勉強收起心中不安,與諸葛亮飲酒作樂,期間,詫異問道,“孔明,你如何得知今日有大霧?”
“夜觀天象所知,”諸葛亮微微一笑,舉杯凝聲說道,“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三日前我夜觀天象,是故得知今日乃有大霧……”
就算不是如此,我亦可叫驅六丁六甲奇術,招來大霧,只不過需要付出些代價。望著杯中酒水,諸葛亮淡淡一笑,他卻是不知,此刻魯肅心中卻是左右為難。
此人,真奇才也!
魯肅眼神驚歎之色一閃而逝,出言讚道,“不想孔明竟懂此等學問,真奇才也!”說著,他腦海中浮現當日周瑜口中說的‘此人才識過人,果不為江東所用,當儘早除之’,心下一嘆,暗暗說道,但願諸葛瑾能說服其弟才好……
否則……
一面是道義,一面是我江東日後……唉!
似乎是發現了魯肅的失落,諸葛亮疑惑問道,“怎得,子敬?”
“沒,沒,”暗歎著擺擺手,卻見諸葛亮眼中有些疑慮,欲岔開話題,卻忽然發覺一事,驚聲說道,“孔明,船外動靜好似停了……”
“唔?”頓時,諸葛亮的注意力成功被魯肅轉移,只見他側耳傾聽良久,忽然拍腿皺眉說道,“莫非被那江哲看穿了?”
“江哲?”魯肅面上露出幾分驚色,詫異說道,“江哲不是在石陽麼?”
“怎麼會,”諸葛亮輕笑一聲,搖頭正色說道,“江哲乃曹操最信任之人,眼下大戰將臨,曹操十有**不會輕易調離此人,江哲前次取石陽,不過是為吸引我等注意,以方便曹軍從烏林渡江,至赤壁登岸,悄然襲夏口、江夏……眼下聽聞曹操帳下另一善於統兵的謀士郭嘉到了石陽,江哲又豈會留在該地?江哲、郭嘉,曹操必要留一人在身旁才是,依亮看來,眼下屯兵石陽的,多半是郭嘉,也就是說,江哲眼下正在漢陽曹營之中!”
“什麼?”聽聞諸葛亮所言,魯肅面色微變,驚聲說道,“倘若孔明之計被江哲看破,那該如何是好?”
“靜觀其變!”諸葛亮面色一正,羽扇微微搖著,雙目望著桌案,凝重說道,“就看曹軍眼下如何應對,亮便可知曉江哲心中打算!”
“唉!”神情複雜地望了一眼諸葛亮,魯肅搖頭苦笑道,“但願江哲不曾看破孔明之計才好,否則,風向不利於我等,江哲若驅船追來,恐我等不及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