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奕多慮了,”周瑜擺擺手,意有所指說道,“不過是欲擒故縱,在這長江之上,曹操用不善於水戰之兵,與我江東交戰,自取死耳!”
“都督說的是!”淩統接了一句,卻被其父狠狠瞪了一眼。
三人商議了足足一個時辰有餘,待周瑜將後續計謀簡略一說,蔣欽與凌操紛紛道好,當下應下改造戰船之命令。
商議完畢,周瑜便與其新晉親衛丁奉、徐盛二人回了營中住處,叫來親衛、替二人準備入住的帳篷不提。
想出了妙策,周瑜心中自是輕鬆,次日起來,處理起營中事物,亦是更為得心應手。
直至巳時時分,守在帳外的丁奉忽然入內稟告道,“有一人喚作諸葛孔明,欲拜見都督!”
詫異一下,周瑜暗暗有些好笑,原本那諸葛亮進自己營帳,多半是不經通報的,顯然是帳外眾護衛熟悉了此人,而自己也沒理會,這下好,卻是將這位大賢怠慢了……
“呵呵,此人乃大賢,不可怠慢,速速請入!”
“諾!”丁奉恭敬抱拳而退,不多時,諸葛亮便一臉苦笑走入帳中,啞然說道,“都督,今日帳外那兩位,好是面生……”
周瑜起身相迎,笑著說道,“此二人昨日才調入瑜帳下為護衛,得罪之處,望諸葛先生多多包涵!”
“哦,”諸葛亮恍然大悟,想來周瑜也不會突然之間就擺起架子,尤其在這種時候。
“亮今日前來,乃是思得一計,前來與都督商議一番。”
抬手請諸葛亮入座,周瑜好奇問道,“計從何來?”
“破曹之計,叫曹操得以安然使用帳下四十萬兵馬!”輕搖羽扇,諸葛亮凝神說道。
“哦?”周瑜愣了愣,也不說自己已經有了主意,抬手問道,“何等計謀,還望先生賜教!”
諸葛亮一頷首,正色說道,“連環船!”
“連……”面色微變,周瑜心下有些詫異,不動聲色說道,“何為連環船?”
“便是用鐵索將戰船串聯一處,在上面鋪上木板,恍如平地,雖車馬亦可行也,如此一來,曹操必定心中篤定,投入全部兵馬,我等,亦可從中取事!”
“……”周瑜聽罷心中一震,望著諸葛亮面帶微笑,他心下若有所思。
原本以為這諸葛孔明僅僅是稍有計謀,不想竟至如此地步,其所思計策,與我竟是分毫不差,大意了,此人有大才,不可小覷……
義兄要成大業,與曹操為敵那自是不假,恐怕日後,與劉備亦有一戰,不過……眼下曹操重兵壓境,應以大局為重,待破曹之後,再做理會。
恩,先試試叫諸葛瑾前去說此人投向我江東,否則,待破曹之後,此人當首誅,否則為劉備羽翼,為禍恐怕不淺!
“妙計,果然是妙計!”粗粗想罷心中諸事,周瑜撫掌笑道,“先生果然非同常人,不知此計可有下文?”
見周瑜這麼一說,諸葛亮自然明白瞞不過他,拱手笑道,“無他,唯有火攻耳!”
“……”周瑜聽罷,緩緩點了點頭,眼中神光一凜,心下暗暗稱奇。
此人之計,為何與自己分毫不差?怪哉!怪哉!
不過,如此看來,若不能說服此人,宜趁早除去,唔,待破曹之後。
“火攻,”周瑜點頭讚許道,“真乃妙計!想來曹操自思得計,必定不防此事,妙啊,若能順利破曹,先生當居首功!”
雖然對方才周瑜的眼神有些不解,不過諸葛亮倒也沒放在心上,拱拱手謙遜說道,“豈敢豈敢,都督運籌帷幄,當居首功,不過嘛,亮以為,若要此計,則要先除去曹操麾下水軍都督,蔡瑁!否則,此事難成!”
“……說的是,”周瑜暗暗打量了一眼諸葛亮,心下暗暗詫異,怪哉,此人所思,竟當真與我分毫不差,我想得到的,此人亦想得到……待我再試探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