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院這邊也就能跟著蹭個熱度。
現在,終於輪到他們物院了!
季雲石眉頭微皺,說:“但是.潘教授那邊怎麼知道許青舟的論文?”
“這點道德操守我們還是有的。常次元教授昨天看到許青舟的論文,就打電話徵詢了許青舟同學的意見,他同意過後,才遞交到研究所。”
田啟隆說:“潘教授對論文內容讚不絕口,希望許青舟同學能夠過去幫忙。”
“他現在才大一,這個身份.”季雲石停下。
“咱們搞科研的,用實力說話嘛,那邊的意思,許青舟同學可以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專案。我覺得這對於許青舟同學來講是個很好的鍛鍊機會。”
季雲石點點頭:“是啊,這是國家級專案,就算參與不了核心研發,但只要參與了,總歸是能學到不少東西。”
田啟隆抿了口茶,“我們京大物院就靠這些年輕人嘍。”
季雲石也是一陣感慨。
水木大學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科院的中微子振盪,中科大的量子通訊,甚至連南開大學都有凝聚態物理。
說到京大最近些年好像還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
京大物理一直都是貌性排第一,可之前就有人吐槽過,堂堂的京大物院,居然沒有一個和潘建偉、薛其坤這些人一樣級別的大佬,或者拿出他們級別的成果。
這也沒辦法,京大物院對量子材料的研究啟動太慢,前些年才籌備好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當時的大佬就一個王恩哥院士加王健老師,其餘一眾老師都是新招來的,而同期清華薛組的QAHE已經出來了。
雖說最近這些年來說量材所的進步也挺快,但想誕生那種重量級的成果就不知道還要多久了。
季雲石有些興奮,京大後繼有人了。
其實,學科是有周期的,就比如南大,物理輝煌了30年,那批老將一直幹到八十歲,然後突然發現後繼無人,研究方向高度同質化。
南大將原先的物院拆分成物理學院+現工+電子,導致學校內部分化.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京大物院儘管好些,可地位同樣岌岌可危,這些年不少人已經把中科大放在第一了。
季雲石點頭,眯眼說道:“這件事我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