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太子李忠服喪回朝,原定的大典,眾臣都預設的沒有提及。
太子李忠是正統,但如今何以比得武后之能?
大唐已是隱憂頗多,根本沒時間給李忠練手,需有才幹之人,統領全域性,才可不亂。
武媚娘微微搖頭,鳳冠之下的俏臉威嚴如舊,她知自己剛才表現的疲憊有些失態,身姿恢復端坐,鳳眸掃過眾臣:
「春闈參事官吏,眾卿可有人選?」
「回稟娘娘,考官皆由吏部出人最為合適,而監考官,老臣建議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與大理寺卿一同監考。」
宰相來濟輕撫鬍鬚,率先開口,他已老去,在他看來,禮部吏部是必須的,而兵部是因為此次春闈加入了新的武試,許多出生將門的子弟都有參與,需要兵部尚書的協助。qs
而大理寺卿侯善業,來濟推薦的原因是大理寺卿與刑部相通,獄訟較多,可借侯善業之眼,挖掘大唐如今缺少的機敏斷案能吏。
之所以不推舉刑部尚書,則是因為四官已有三官是尚書省,他不是很想看到尚書省一家獨大,權力太過集中。
諸位臣子見宰相率先開口,他們也跟著紛紛諫言,說出理想的人選。
同時他們心中想起了一個久未出現在朝堂上的男人——趙無
疆。
這個男人當年就是崛起於科舉,酒桌大罵侍郎尚書,科舉日出口成詩橫擊四方唇舌,考場上慧眼如炬抓出舞弊之人,無不令他們驚歎。
現在每每想來,都覺得往事如昨歷歷在目。
同時有不少人嘆息,不知趙無疆如今去處。
莫非是得罪了武后,就此冷落,不再入朝他們心中思忖,越想越有可能。
趙無疆崛起於高宗,是高宗寵臣,如今雖不算新朝,但卻是武后執政,武后打壓趙無疆,提拔自己的人手,也是情有可原之事。
他們也猶記許敬宗在立後之事上,站隊如今的武后,更是在武后執政之初,受武后重用。
而許敬宗的暴斃,儘管當時鑑定為意外,但許多朝臣都猜測與趙無疆有關,若真是如此,那麼武后打壓趙無疆,不讓他再入朝局,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群臣們議論紛紛,心思各異,他們推舉著諸多官吏,但都默契的沒有推舉趙無疆。
武媚娘美眸閃爍,宰相來濟的推舉人選和趙無疆昨夜與自己枕語的一樣,都是禮吏兵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她也能夠理解這樣安排的用意。
不但如此,趙無疆在兩人休憩間隙,還告訴她要多參考朝中老臣的意見,無論派系。
「本宮細細思忖,來相所言,最為公允適宜,那此次監考官,便是來相推舉的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