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身雖已殆,精神永存。
王亮只瞭解大概的經過,對於確切的情形,他不知道:“在十一連連長楊星春帶領下的小分隊從西端向險區前進,試圖同營副教導員李顯文匯合的時候,突然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
特大山崩爆發了。
李顯文、楊星春等十名在險區內的官兵壯烈犧牲。
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走完自己最後的生命歷程的。
在險區內,他們到丟經歷了些什麼。
我們只知道,他們獻出了自己壯麗的青春。
十位英雄長眠於川藏公路,他們的精神也閃耀在千里川藏線上。
一九六七年,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
當人們正深受那場大風波影響,迷失掉方向的時候。
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了能夠把物資運上去,為了能夠開啟一條通道,他們,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每每提及這些事情的時候王亮就感慨頗多?
營副教導員。
放在二零一八年的今天,這沒什麼。
在很多人眼中,這連個官都算不上。
就這個級別,轉業安置一下恐怕連副主任科員都費勁。
但在一九六七年,營副指導員、連長、副連長、副指導員、排長、班長,哪怕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戰士,都會備受敬重。
那是一個無比崇軍擁軍的年代。
無可比擬。
家中有一位軍人,那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
不知道為何,王亮總是對那時候的事情記得特別清楚。
川藏線上十英雄犧牲一個月後,我國第一代自行研製的岸艦導彈,首發點火發射成功了。
川藏線上十英雄犧牲兩個月後,我國第一臺電晶體大型數字計算機109丙研製成功,字長四十八位,平均運算速度每秒十一點五萬次;第一臺自動化立體攝影機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