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 一個充滿幹勁的傢伙
見網友們的興趣濃厚,一旁的孫為民也如飢似渴,王亮便也不再賣關子了。
“想必很多川渝子弟是認識同我擁抱的這個人的,他叫樊建國。”
王亮道:“我對他的評價有很多.......”
“一個記錄歷史的人,一個提供經驗教訓的人,一個儲存經驗教訓的人,一個敲警鐘的人。”
“他下過鄉、當過兵、任過教、做過官,還上過中國的富豪排行榜……”
“他是個夢想家、冒險家,也是個實幹家。”
“他辦事如立志救世,為自太少,為人太多。”
樊建國到底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呢?
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
但就是這個默默無聞的人,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他也做過許多人連想都不敢去想的決定。
樊建國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父母都是軍人所以他說自己骨子裡面,流淌著的是軍人的血液。
一九五七年出生在川省的他,從小就是個野孩子。
兒時在金沙江邊就玩得很野,江裡游泳,扎小木排,偷書,偷柚子,偷甘蔗,甚至遊過金沙江去偷對岸的南瓜,差點被農民用石頭砸死。
王亮笑了笑,道:“那時候啊,一個字,亂!大家都很窮,孩子也都沒現在這麼金貴,基本都是敞放散養的。”
樊建國的父親是上過戰場的軍人,真刀真槍同敵人廝殺過,身上總有那麼一股不服輸的拼勁。
父親從小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的:“做人就要有一股子拼勁兒,一人一條命,是用來拼的!”
每次樊建國和小夥伴打架,父親不幫忙。
就抄手在旁邊看,如果是打贏了還會獎勵他。
樊建國曾說:“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我爹從小就是這麼對我說的。”
在這樣特殊的教育方式下,樊建國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冒險主義者,什麼事情不管行不行,先拼了再說。
王亮一語中的,說出了很多軍二代的性格特點:“軍人家庭出身,以及童年的特殊經歷,養出來的自帶一股狠勁兒,不僅吃得苦,還將道義看的分外重要,自然也不甘平庸,敢想就敢做。”
一九七五年,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樊建國在高中畢業之後就到宜賓縣日成公社當了知青。
在那段歲月裡,他拼命勞動,曾經餓暈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