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陽從東邊冉冉升旗,冒出那一點點紅暈,他就按下旗杆下小配電箱上的開關,國旗就緩緩升上天空。
“那個年代啊,怎麼說呢?那面國旗,對於胡老,含義太重了。在舊中國,胡老是連飯都吃不飽的窮苦人,後來成了新中國五星紅旗的升旗手,而且升的是由主席親自升起過的國旗。那心情,真的是......”王亮回味著。
曾經的日子,閃亮又明媚,而青春的美味早已分享。
二零零七年,胡老去世了。
這個名字鮮為人知,但他是共和國任命時間最長的升旗手。
“1977年的5月份到1982年的12月份,京城衛戍隊伍代替了升國旗的義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叫作國旗保護班。那時由衛戍部隊派出兩名戰士擔負升國旗任務,一人引路,一人扛旗,經過長安街時,還要給道路上的車子讓行,升旗的場面還不夠莊嚴。”
“再後來,武警天安門國旗班正式擔負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和國旗哨位守衛任務。九十年代,軍委授予武警天安門國旗班【國旗衛士】稱號,國旗班擴編為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一人擎旗,兩人護旗,正步前進。
那咔咔的腳步聲好似迴響在王亮的耳邊。
感觸太多了,千言萬語該如何去說呢?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九十五歲,到了這個年紀,總是不免感懷傷悲。
眨眼間一輩子就過去了,回首往事,唯有淚千行。
“三十五年了,一直都是武警京城總隊第十支隊守護在這裡,狂風暴雨、嚴寒酷暑,日復一日的訓練,他們始終堅守在這裡。再有幾天,他們就該撤離這裡了,走,我們去看看他們。”
說罷,王亮進入到了國旗護衛隊位於紫禁城的駐地。
也就是軍營。
當然,這裡是絕對是禁地。
在此之前,王亮已經打過招呼了。
老人家只是想到這裡看看,或許,這是生命當中的最後一次。
四點三十分,軍營的燈亮了。
戰士們洗漱著裝,有條不紊,秩序井然。
王亮和孫為民沒有打亂戰士們的節奏,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記錄著每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