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得老兵和他們的家屬的允許下,孫為民開始了直播。
闊別了網友不過才一天的時間,網友們覺得如隔三秋,抱怨得不行,但在聽到王亮今天所要直播的主題之後,都安靜了下來。
民國二十六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市。
一將無能,三軍受累。
常凱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市保衛戰。
但因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市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常凱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
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結果固然重要,國民革命軍確實是敗了,南市丟了,但其過程,是何等的慘烈。
多少國*軍將士血揮灑在了這座城市的土地上,在紫金山、在雨花臺、在光華門,他們浴血奮戰。
朱赤、司徒非、易安華、程智等十幾位將軍壯烈犧牲,近一萬名士兵為國捐軀。
現如今,將軍的名字都無人知曉,何談那萬名士兵。
都覺得屈辱,誰又曾知道在那一天,有多少人奮起反抗呢。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拔刀亮劍,即便是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二十萬日軍氣勢洶洶的湧來,明知不敵,當年的國民革命軍也勇敢去面對去扎心都。
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失敗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你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
“朋友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已經100歲的吳春翔老人。”王亮為網友介紹。
吳春翔回憶道:“當時我是新兵,不讓上戰場,挖洞,防空用的。到了12日,我們新兵連線到命令到光華門去阻擊鬼子。打得慘,死老人了。下午五點,連長接到撤退命令,一百二十人的新兵連只剩下了四十個。”
南市保衛戰是吳春翔第一次上戰場。
後來,他先後參加了長沙會戰、崑崙關戰役大大小小的戰鬥數十次,從1937年打到1945年,從頭打到尾,有始有終。
官至國民革命軍中校,建國後從事教育事業。
吳春翔又道:“吾等幾位對不起南市的人民,12月12日撤退的時候部隊慌亂,沒能很好的組織戰鬥,使得南市人民在之後的日子裡飽受痛苦。這個歉是為所有的,願意為國家民族犧牲戰鬥的人道歉。你說我們願意丟南市嗎?不願意丟。但是當時守得住嗎?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