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7 巍巍巴山軍墾魂,拳拳赤子戍邊情
小白楊唱完,餘音繞樑。
評論區。
“太好聽了!”
“我愛聽老歌,聽老歌心情好!”
“還是老歌有味道。”
“老首長唱的水準一流,眼淚情不自禁地就往下掉,懷念當年在北疆當兵的的日子,二十年前的記憶了。我最喜歡的兩首軍人就是《小白楊》和《哨所裡喇叭花》。”
“九零後,聽了心裡莫名有些沉重。”
“字正腔圓,一身正氣,大愛!”
小雨眨巴著大眼睛,看著自己的爺爺,對於白楊,她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很多時候,孩子就這樣被潛移默化。
教育,就應當是這樣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陣陣好評,禮物瘋狂刷起。
王亮不是專業歌手,更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他之所以能夠唱出味道,是因為他幾乎到過中國每一個邊防哨所,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跡,他懂得小白楊精神是什麼。
小白楊是深深紮根在軍人骨子裡的一種精神。
“想來很多朋友已經猜到了,不錯,我要講哨所,小白楊哨所!”王亮開始了故事的講述。
莽莽巴爾魯克山腳下,疆省軍區塔城軍分割槽邊防某團塔斯提邊防連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小白楊哨所。
小白楊哨所是中哈邊界中國疆省塔城地區裕民縣的塔斯提哨所。
那是一九八三年的春天。
作為哨所一員來自錫伯族的戰士程富盛回伊犁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孫扎齊牛錄公社探親。
當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程富盛驕傲而又地為親人們講述了哨所的光榮歷史以及戰友們戍邊衛國的感人故事。
小白楊哨所最光榮的歷史,莫過於那位叫孫龍珍的烈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