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老兵不死
【PS:《喀秋莎》,這首歌俄文版聽起來更有感覺。】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這首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熱潮的歌曲。
沒有經歷過那個戰爭年代的人很難品出她的味道。
這首愛情歌曲之所以能夠在戰爭中得以流傳,是因為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
那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讓那些抱著冰涼的步槍、臥在寒冷的戰壕裡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紅場的那些參與過衛國戰爭的老兵們。
他們曾經目睹了蘇聯的崛起,最後又眼睜睜看著它走向滅亡。
在那個時候,他們為那些犧牲的戰友而感到慶幸,慶辛他們沒有看到蘇聯的國旗從克里姆林宮落下的那幅畫面。
老兵的內心在感謝,感謝那些曾經保護他安然渡過悲慘戰爭的戰友,感謝他曾誓死保衛過的祖國。
但是如今,無論是戰友還是祖國,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那種傷感,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晚年落魄的蘇聯老兵,就像現在的俄羅斯,曾經一個龐大的帝國在一夜之間就那樣結束了。
但是這些老兵,永遠存在。
睹人思往事,傷感瀰漫在心間。
良久,王亮才回過神來,問雷恰戈夫道:“老雷,你是同參加聯合演訓的國民衛隊一起來中國的?”
“是的,本來應該是跟國民衛隊一起抵達的,不過在路上出了一些小事故,隨行的一位老兵去世了……在路上耽擱了兩天,今天才到。”
提到這個,雷恰戈夫的神色明顯變得黯淡,看得出來,他很傷心。
“老兵?”
“是的,他們跟我一樣,有的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同日本人作戰過,他們都想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