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喀秋莎
午飯過後,在網友們的‘威逼’之下,王亮這才答應回宿舍休息一下。
事實上,他真的有些疲憊,想要好好地睡上一覺。
九十五歲了,精神頭肯定不比年輕人。
兩天的時間,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憊,去回憶那麼多的往事,對於心靈也是一種折磨。
每一次去想,心都如同刀絞一般,痛徹心扉。
原本已經結痂的傷疤,再度被撕開,皮開肉綻,這太殘忍。
王亮覺得自己痛並快樂著。
痛在想念那些與自己並肩作戰過亦或是素不相識的英雄們。
樂在這個時代有這麼多的年輕人能耐下心來去聆聽英雄的故事。
王亮願意用自己僅剩不多的生命去做這項事業。
王亮覺得自己很幸運,沒能死在抗日戰場上,鬼子的刺刀沒能捅死他,子彈打進他的腦袋都奪不走自己的生命;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和南韓的飛機大炮整日整夜地狂轟濫炸,儘管傷痕累累,他還是活了下來。
印阿三、越猴子,更不值得一提。
在戰爭年代裡,王亮也沒能想到自己活下來,活到今天。
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還能有什麼特殊要求。
現在的年輕人,功利心實在是太重了。
軍銜,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比比那些犧牲的戰友們,他們當中很多人的屍骨還躺在異國他鄉。
少將?中將?
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將軍?”
剛到宿舍樓門口,王亮聽到好像有人喊自己。
將軍。
既熟悉又陌生的兩個字眼。
聲音很熟悉,有些滄桑。
漢語說得還是那麼蹩腳。
“雷恰戈夫!”
回頭一看,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