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廠裡的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畢竟城裡人,哪會在意鄉下的情況,畢竟和他們的生活關係不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和自己生活沒關係的事情,都不怎麼關心,而這位胡研究員還要嚴重一些,李昭看來,是隻關心研究的主。
聽了李昭的話,這位才恍然,然後說道:「好像是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事,李總工,不好意思啊,我給忘了,平時都是搞研究,沒怎麼在意這方面的事情。」
李昭聽了之後,倒是挺滿意的,這樣的人對於廠裡來說是好事,一心鑽研技術,只要廠子不是什麼有問題的工廠,廠裡領導沒什麼問題,那麼廠子就能靠著這樣的人,做的不錯,賺大錢不一定,但不至於出什麼大的問題。不過他居然沒有反應過來,秦京茹家所在的村子也劃到了廠裡了,感覺有點遲鈍了。
不過這時秦京茹倒是反應過來了,興奮的問道:「蘇雅姐,李總工的意思是不是我們村也歸廠裡的農場了,也就是說,村裡也要分房子拿工資了?」
這一點倒是沒有說錯,廠裡是按照股份制來的,所有人都有一份分紅,同時做事的人都有一份工資,只不過,他們的工資會低一些,沒有達到廠裡工人的水平,畢竟村裡還是會分一份蔬菜、糧食的,這是廠裡沒有的待遇。
這會胡研究員才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聽他說:「京茹,這下你不用擔心家裡了,我雖然瞭解的不多,但也聽同事說了,廠裡農場待遇很好。」
看著高興的秦京茹,李昭也是挺自豪的,這些都算是他帶來的,要知道如果全國都按照李昭的方案實行了,那麼將來農村的生活絕對是非常好的,多了不敢說,就算是處於六十年後的社會,每家每年領幾萬塊錢還是可以的,而且農村的建設也能靠農場自己完成,更能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消費市場。
同時由於是農場模式,管理也能更加到位,未來那種由於過量使用複合肥導致的臭水溝,絕對會減少到最低,畢竟那時候,農場是有實力聘請農業方面的專業人才的,各種生產活動,也肯定都是比較合理的,不像李昭來時的那個時間點,農村家庭,如果不打工,一年收入只有幾千,到處都是臭水溝,垃圾到處飄。
眾人邊走邊聊,很快到了秦京茹他們村,是同樣典型的農村,房屋以茅草頂的土坯房為主,混著少量的青磚瓦房,或者半青磚的瓦房,而且粘合青磚使用的還是泥土,李昭大致看了一下,這裡甚至都沒有比較好的房子,顯然這裡以往是沒有地主居住的,也就是說,這裡很有可能都是某個大地主的佃農。
將人送到秦京茹他們家門口,從家裡出來的只有秦京茹的弟弟,都是半大小子,一問之下,才知道,家裡的長輩都在工地幹活,介紹了胡研究員之後,秦京茹的弟弟就一溜煙的跑去找家長去了,而李昭等人自然被請進家門招待一番。
李昭等人也想看看這邊的家庭是什麼情況,就等一下他們,瞭解下情況,很快秦京茹父母都回來了,眾人一番介紹之後,李昭和蘇雅是直接被當成了菩薩一樣供起來那種,開始說李昭是廠裡的總工,蘇雅是總經理助理,他們都還沒有什麼反應,但當說道現在村裡已經是廠裡旗下的農場時,那就完全變了。
是的,廠裡的領導可管不到他們,但農場的領導可以管到他們啊,家裡的所有人一下子都拘謹了起來,就算是秦京茹的弟弟,都直接跟變了個人一樣。
李昭見他們拘謹的樣子也說道:「秦叔不用這麼拘謹,廠裡對於你們這些村子,政策其實都是很好的,首先就是統一規劃住房,你們現在的房子太差了,所有家庭都是二層小洋樓,通水、通電、冬天供暖,同時每個居民點都會建一所小學,如果是特別大的聚集點,還會建中學,地也不是收了,是算成了股份。」
這時秦京茹的父親
,才緩過來,說道:「這些我們都知道,去年就傳開了,我們村長去年就開始到鎮上去爭取,沒想到今年我們也加入到你們廠了。」
李昭問道:「秦叔,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單獨成立農場呢?上級其實也在推廣生態農業,以鎮子為單位的,你們自己你弄其實是一樣的,而且我們廠也是會提供技術支援的,現在都劃到我們廠旗下,管理起來實在太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