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飛機進入試製階段,李昭也鬆了一口氣,這個專案推進到這裡,已經算是有點眉目了,對於李昭來說,已經算是沒有什麼懸念了,可以說就算達不到真正的三代機要求,但想來在很多方面也算是進入了三代機的標準了。
首先是機動效能,有強大的發動機背書,可以說在低空機動性上,絕對是非常出色的,畢竟很多機動動作,都是需要有強大的發動機才能做出來的,而李昭由於使用了未來的金屬以及加工工藝,所以在發動機上,是要遠強於這個時代的,這樣的情況下,飛機的機動性以及爬升率,都會比較強悍。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不至於太過於靈活,肯定需要經過反覆試驗之後,才可能達到標準,只不過有強大的發動機背書,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其次是雷達,雖然不知道最終的效能有多強,但想來不可能太差,兩百公里可能達不到,但一百多還是有點希望的,畢竟李昭給出了三百公斤的重量,更是在使用了電晶體以及晶片的情況下,這樣的重量,不說有多先進,但想來也差不到哪裡去,不過這款雷達也就是用在這款飛機上了,其他飛機都用不上。
當然也有比較慘的地方,那就是配套的彈藥上,現在機炮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有軍工廠在,機炮根本不是問題,再就是在航空炸彈上,也不是問題,由於本身就有一些航空炸彈的資料,再加上他們研究炮彈的經驗,所以航空炸彈對他們來說也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正在研製配套飛機使用的五百公斤炸彈。
這些方面沒有問題,但真正有問題的是空射導彈,這些國內是沒有技術的,所有的技術,都來自撿到的白頭鷹的啞彈,雖然現在相關專案的人員已經被打包送過來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成果,這款飛機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飛機服役了,卻沒有合適的彈藥,最終只能幹轟炸機的活。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將空射導彈搞出來,那麼飛機想要達到超視距打擊,基本上就是痴人說夢了,對於這種情況,李昭也是非常著急的,只是他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一點是他並不懂武器,對於武器方面完全沒有研究,他現在研究的東西,最多隻能算是載具,根本不能直接稱之為武器。
而對於導彈相關的內容來說,液體火箭發動機,他根本沒有接觸過,固體的就更是完全不知道了,現在他也是一有空就往那邊跑,算是一邊學習,一邊參與研究,以期能夠儘快拿出成果,只是他的時間實在有限,起到的作用根本不大。
現在想要一下子拿出成熟的設計,非常難,更何況這中間還牽扯到電子相關的內容,這些都是李昭短板的地方,而這些卻都是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技術。可以說整個專案,有喜有憂,但想要真正的完成,那也是真的非常困難。….
在李昭忙這些事情的時候,時間也不知不覺到了三月底,又到了一年的春天,由於李昭今年實在太忙,自從春節之後,他基本就沒有怎麼休息過,到了這個週末,他被蘇雅給直接徵招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從農場建設開始之後,那些來學習的人,為了瞭解廠裡在農業上的舉措,也都參與到了這些建設中。
這也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翻譯的極度缺乏,這樣的情況下,娜斯佳不得不做起了她的老本行,在和蘇雅對接工作之餘,直接投身到翻譯工作之中,最近基本上都會很晚才回來,就算是比較早的時候,也要到七點多,晚的時候,更是會到將近九點,就算是今天這樣的週末,娜斯佳都一樣大早上就跟著出去了。
今天兩人算是去看看娜斯佳整天干什麼之外,也要看看各個農場的建設情況,也算是工作了,開車上路,逐漸進入到鄉下,很快兩人就發現了不同,遠處開始傳來了各種號子,只是離得還比較遠,而且在車上,有點聽
不真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人在唱,頗有種相互比較的意思在裡面。
聽著這號子,李昭就知道,今年的鄉下,是完全不同了,以往這個時候,到處都是挖野菜或者割草的,但現在到處都是推車幹活的,成片成片的。
是的,今年,整個鄉下一下子喧囂了起來,現在本來是農閒時間,以往最多就是偶爾去搞一下集體工程,修個河堤,修個路基什麼的,像今年這樣,全部村莊,男女老少齊上陣的時候,是真的少見,一路走來,到處都是在建設的人群。
當然也有修路的,這些路是拉交通部門一起制定的,充分考慮到了各個村莊的位置,儘量方便各個位置的交通的同時,還儘量減少了建設的里程。有修水溝、河堤的,這些也是拉了水利系統的人一起參與的,在保證抗旱防澇的同時,還要考慮將來的水產品養殖。更有各種家畜的養殖設施,這些是生態農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