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考慮也是正常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哪裡見過鋼鐵產能過剩的時候啊,一直以來都是想辦法大練鋼鐵,哪會像現在這樣,直接出現過剩的情況。
這時就聽蘇父將李昭剛剛說的話給上級說了一下,這時上級那的話李昭倒是也能聽到,就聽那邊說道:「你們說的情況我們有考慮,也就是考慮了我們才會只建設六家工廠的,後面會稍微淘汰一些落後產能,等到投產的時候,基本上我們的需求應該會到兩千五六百萬噸,加上出口,也有將近三千萬噸了。」….
李昭這時也是認同領導的說法的,現在的需求也就兩千多萬噸,但是這樣建設,剩下的十幾家工廠怎麼辦?除非這幾家工廠能夠只投產一座高爐,這樣的話,加上九九八廠,也只是八座高爐投產,淘汰一些落後產能,也有三千萬噸了。
蘇父這時說道:「那我們廠的分廠建設計劃取消吧,如果建成的話,我們廠就有一千多萬噸的生產能力了,這樣產能過剩就會太嚴重了,只能等幾年看了。」
聽了蘇父的話,領導那邊沉默了一陣,說道:「這個事情,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才能下決定,不過時間應該不會拖太久,我們會綜合考慮的。」
李昭聽到這裡也是嘆氣,本來好好的鋼鐵廠建設計劃,看來是泡湯了,李昭還挺鬱悶的,不過想想也是,廠裡已經投產一年都了,詳細的建設圖紙以及施工方案,早已經被各個工廠拿到手了,這樣增強實力的方案,他們怎麼可能不動心?而現在只有六家工廠擴建,顯然已經是剋制的了,不然二十家工廠都會直接建了。
想想那個場景,李昭估計會更加頭疼,如果是二十家,每家都來兩座三千方高爐,那麼鋼鐵年產量可就多了,直接上億噸的產能了,那就真的只能堆著看了。沒辦法,還是下手晚了,李昭這時也只能嘆氣了,還是他們沒有考慮清楚啊。
蘇父打完電話,說道:「看來分廠建設只能擱置了,我們建成的話產能太高了,不能不給兄弟單位活路啊,說不定我們廠的落後產能也會被淘汰啊。」
李昭想了想說道:「上級怎麼一下就同意了這麼多擴建專案啊,還是一個廠兩座高爐,我們現在有點太被動了,我們連自己的原料需求都滿足不了。」
想了想李昭接著說道:「要不然我們直接先建一座五千方的高爐,建成後直接將現在的小高爐都給淘汰了,這樣也差不多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倒也有理,我們現在有接近一半的原料是其他工廠運來的,這樣對
於貨運的壓力太大了,建一座就建一座吧,總比一座都不建好。」
現在這種情況,對於九九八廠來說是真的挺糾結的,不建的話對於廠裡的影響比較大,需要從外地運輸大量原料過來,建的話,又有可能導致進一步的產能過剩,這個時代出口量可是不大的,如果能出口倒是能解決很多問題,只是這個時代各國對於鋼鐵的需求也是遠遠低於未來的,想大量出口也是不容易的。
。.
居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