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些,李昭心裡也明白了,這位小時候也是一個足夠機靈的人,不然一個佃農的孩子,怎麼可能被選為主家的伴讀?而且伴讀一般都是會被主家當成忠心僕人培養的,而且這位也是人才,居然能跟著學這麼好,很不容易了。
李昭這時打趣道:「這位不得了啊,這是把主家的風格都學會了啊,一塊手錶,直接把秦京茹砸懵了啊,不然也不會這麼順利就相親成功啊。」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沒好氣的道:「就你會搞怪,我聽相親辦公室的同事說,後面他又陸續給秦京茹買了腳踏車、衣服等,人家應該是真的看上了。」
不過想想這也不算什麼,對於研究所的資深研究人員來說,普遍工資都能達到兩百多,再加上各種獎勵等,他們基本上都不缺錢,碰到一個合適的,他們也是真的不差錢,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李昭還是有點不放心的。
這時李昭接著問道:「那他的主家現在是什麼情況?現在在哪?」
見李昭這麼問,蘇雅說道:「你還擔心上這個了,能進研究所的都是經過反覆審查的人,他的主家已經被打倒了,就在他老家務農呢,而且他父母家人都具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他還將親人接過來過年了,人是沒有問題的。」
李昭聽了也放心下來,畢竟是給熟人介紹物件,可不能坑了人家,不過他還真不知道廠裡研究所的人都被審查過,不過想想也是瞭然,就以李昭當時拿出來的東西價值來說,根本不可能隨便就把人調進來,不審查才是不正常的。
接了幾個孩子一起回家,李母還挺詫異的,問道:「不是說要加班嗎?」
蘇雅不好意思的說道:「李昭說吃過飯幫著我一起弄,有他幫著參謀,比我自己弄應該快的多,加吧就不如直接回來整理了,很多是時候他都比我有魄力。」
解釋完之後,就如平時一樣,忙碌了起來,吃過飯,到了李昭的書房,蘇雅也將各種檔案拿了出來,和李昭討論該怎麼處理,聽了一下,有些李昭也感覺頗為麻煩,比如最麻煩的是人員協調的問題,一萬六七千人結婚,這些人顯然是不能工作的,如果這些工作是必須完成的,就必須找好頂班的人員。
這麼大規模的人員缺崗,真的不是車間或者分廠能夠解決的,當然也要看是什麼工廠,比如不那麼著急的工廠,比如被服廠,大不了就停一些機臺,而如高爐、轉爐、鍊鋼等不能停產的車間,那就只能想辦法調集工人頂崗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頂崗的工人也不是隨便調的,首先這個人調過去要能夠真的頂崗,不能調個人過去只是一個人,完全起不到作用。而有的地方調不到人,那就要想辦法儘快安排稍微有經驗的人,或者短時間能夠學會的人過去,先學一陣,然後在他們需要請假的時候,給出足夠的頂崗人員,不然也要出問題。….
當然這種事情到了李昭和蘇雅手裡,那都不叫事,兩人對著各個部分的進行一番批示,或是停產,或是減產或是調集人員,或是安排軍隊頂崗學習,很快就將人員安排妥帖,這些只需要下發到相應的部門,然後執行就可以了。
有了李昭的加入,事情果然處理的很快,也是李昭有魄力,有些車間停產,蘇雅肯定會糾結一陣,然後找蘇父商討一陣,然而到了李昭這裡,只要人員差額嚴重,且產品不那麼重要的,直接就是大筆一揮,直接選擇停產。
看著原本需要她可能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才能處理好的檔案,在李昭這裡輕易就下決定,然後如砍瓜切菜一般給直接處理了,蘇雅甚至有點氣餒的道:「我是不是不太適合搞管理工作啊,你看這些檔案,你這麼快就處理完了,我多花幾倍的時間,可能都處理不好,你想將來我接我爸的班,會不會不合適啊?」
見蘇雅這麼問,李
昭笑著道:「你才接觸管理多久啊,能有現在這個局面已經很好了,而且現在這些事情牽扯都是比較大的,就剛剛我批示停產和減產的那些,就最少會少賺幾十萬的利潤,碰到這樣的事情,糾結一下不是挺正常的嗎?」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也不再糾結,繼續拿著檔案和李昭討論,李昭也是挺驚訝的,蘇雅的工作是真的多,蘇父現在主要做的工作是外聯、把握大方向以及參與重大事項的管理,而大部分的瑣事已經全部交給蘇雅了,這些事情處理也確實非常耗費精神,比如現在又有一個事情,那就是工資的審查,這個才是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