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父聽了之後說道:「這樣倒是可以,就是是不是分的太多了?」
李昭也知道蘇父的意思,怕分的太散,然後管理會更麻煩,其實這樣分才是比較正常的,現在這樣才是不正常的,現在每個研究所研究的內容都太雜了。
於是李昭接著解釋道:「應該還好吧,就說我們現在的醫院,其實也是可以成立研究所的,其中中醫這一塊,我們就能和現在的生態農業推廣合作,由中醫研究現有的驗方,直接生產成成藥,病人可以直接根據症狀選用相應的成藥。而農業推廣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需要,推廣相應的藥物種植,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確實是這樣,生態農業的推廣,其實是有很多問題的,就如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合種糧食的,甚至種牧草都不怎麼合適,這樣的情況下,也許種植藥草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出路,而種植了藥草,肯定要給藥草一個銷售的渠道,有了研究所專門研究,然後由農業研究所去指導種植,由中藥研究所指導如何炮製。
這樣的情況下,種出來的藥材,就能直接有自然生長時的藥效,既保證了推廣之後相關農場的收入,又保障了中醫藥的供應,最後絕對能夠形成一個比較良性的迴圈,所以中醫藥這一塊是肯定要組建研究所的。
當然除了中醫藥研究所之外,西醫也要成立研究所,來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咱們總不能一直學習西方的治療方法吧?肯定也要創新出咱們自己的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除了西醫之外,還有各種檢查儀器以及輔助的儀器,這些都是可以研究的方向,畢竟醫藥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現在正是進入的時候。
聽了李昭的話,蘇父點點頭道:「倒是這麼個理,這樣我們的各項工作就算是串聯起來了,也給農業的推廣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李昭接著又把他在醫藥方面的想法說了一下,基本上可以把醫藥方面分成三個研究所,一個是藥物研究所,分中西醫,一個是醫療研究所,最後則是醫療器械研究所,這三個研究所算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現在只是初創,將來肯定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進行分化的,看發展情況而定。
當然了,如果有了比較好的成果,廠裡肯定會成立相應的工廠,這也算是廠裡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要知道這個時代中醫成藥還是非常少的,這個市場在未來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有了李昭在,那種將驗方鎖到保險箱裡的事情估計就不會有了,畢竟對於李昭來說,隨便乾點什麼,都比生產藥物更加賺錢。
聽了李昭關於醫藥方面的想法,蘇父也是非常滿意,畢竟這一塊是廠裡現在沒有涉足的,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對以後廠裡多元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九九八廠到了現在的規模,其實在機械等方面已經算是到了瓶頸了。想要再大規模的發展,已經不太可能了,一個電力問題,就將廠裡給限制死了。
聊完醫藥,李昭接著又將其他幾個研究所給劃分了一下,特別是機械方面,算是最麻煩的,畢竟這個研究所和所有的專案都能扯上關係,總不能讓其他研究所把這個研究所給瓜分了吧?現在的機械研究所可是負責著廠裡大量機械相關的研究、技術以及使用的,為此,李昭和蘇父討論了很久才將機械研究所定下來。
機械方面分成了民用車輛、軍用車輛、飛行器、機床、儀器與儀表等,也是和幾個研究所進行了人員方面的交換。除了這些,其他的
研究所也都進行了劃分,就如電子研究所,除了和機械研究所劃分在一起的機床、儀器之外,還專門設立了家用電器、自動化、計算機軟硬體、微電子等等的分支。
總之這一次劃分下來之後,保證每個研究所只管他們相關的一些專業,最終數下來,估摸著應該會分成了二十個左右的研究所,當然最終的確定要和研究所負責人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