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對於技術工人還是非常優待的,就比如技術崗位,最高能夠到八級,基礎工資九十九,加上獎勵、補貼什麼的,一百二三都非常正常。如果能夠搞出什麼發明創造,還能額外拿獎,和諸如搬運之類的工資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甚至工作的輕鬆程度也不一樣,而隨著兩廠的合併,這一差別還在拉大。
而且對於八級工也是有晉升渠道的,那就是工程師,很多人傳言有九級技工,其實是沒有的,國家只有技術八級的分別,並沒有第九級,再高就是工程師了。對於達到八級的技工,如果能有比較強的創造能力,廠裡不介意繼續提拔他們進入研究所,這樣的情況下,就給了技工進一步升級的機會,畢竟研究所真缺人。
這也算廠裡給技術類工人另類的晉升渠道了,即增加了研究所研究人員的來源,又解決了八級工進一步進步的渠道,算是比較好的方針政策了,當然這一項也是真的難,畢竟到了研究所之後,對於專業知識的需要是急劇增加的,想成為研究所的一員,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是相當多的,畢竟工作性質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個晉升渠道的開通,還是挺有影響的,就如四合院的一大爺,就趁著李昭每個星期去四合院吃飯的時候,和李昭借了不少書,也是一個有心的。畢竟他的年齡是真的不小了,雖然具體年齡李昭不知道,但五十多還是有的。
隨著汽車廠的工作走上正軌,在有研究所託底的情況下,李昭難得的空閒了一些。當然他是空閒了,別人可沒有閒著,比如農業研究所以及農業方面的技術人員,他們快的已經開始寫第四版的發展規劃了,慢的也差不多開始寫第三版的發展規劃了,而且差不多到了開會之前,他們能整出來上十個版本的發展規劃。
而且這些規劃還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編寫的,畢竟很多當地的特產,也都在他們發揚光大的行列裡,就如北方一般說地瓜都是指紅薯,但實際上南方有一種單獨的作物就是地瓜,學名其實叫做豆薯,產量也不低每畝地也是幾千斤的產量,用途也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還能製作澱粉。
而在農業技術人員的發展專案裡,就有專門以此作為種植方向的,畢竟這種作物,用來養殖,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種子還能用來製作殺蟲劑,用途也挺廣泛的,所以以此作為主要耕種作物的農場,倒也不算突兀。
有了這麼多的發展方案,還是挺有好處的,畢竟年中的時候,會有更多的農場進行推廣,這些方案在這次的推廣中可能只是備選,但絕對是可以作為下一次推廣的首先方案,畢竟這麼多的發展方案,基本上就能保持當地農業的多樣性了,這也能保證當地農業的抗風險能力,保證每個農場都能賺到錢。
除了他們,最忙的當屬研究所了,李昭畢竟丟擲了很多專案,就說五軸機床,如李昭所料,單獨某一個零件,研究所經過反覆計算以及驗證,是真的能用程式給表達出來,進而讓五軸五聯動的機床給生產出來,只是想要實現任意更改機床生產程式,那就太困難了,特別是複雜零件,不知道讓他們掉了多少頭髮。
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先進行單一零件的製造,畢竟有了五軸的機床,基本上再複雜的零件,都能實現製造了,只是想要靈活的改變程式很難。就如李昭設計的飛機發動機的葉輪盤,那玩意加工的時候就需要五軸機床來加工,當然也能用焊接的,但現在又有哪個焊工有把握完成焊接?
再如潛艇的葉輪,也是可以用五軸機床加工的,但無論是生產什麼,都是需要研究所的人,經過反覆計算以及驗證之後,才能保證達到要求的,而每一個零件加工程式的編制,可能會花費一個小組成月的時間。但效果也是真的很好,就如機床上的部分零件,原本需要八級工師傅幾次拆裝料胚才能完成
製造。
現在只需要設計好程式,最多兩次加工就能直接將零件生產出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李昭目前能拿出來的最先進的也只有五軸五聯動罷了,再增加輔助軸也是可以的,只是這需要一些時間,因為剩下的就需要他自己研究了。不過好在他知道前進的方向,雖然沒用過,但九軸之類的機床他還是見過的。
現在對於研究所來說,最重要的是將五軸五聯動的控制程式給完成,然後開發出輔助設計加工程式的軟體,只有這樣才能更高效的使用五軸機床。畢竟很多複雜的零件牽扯到的計算是非常多的,廠里根本不可能配那麼多專業的電子、機械專家來操作這些裝置,畢竟他們更重要的還是研究,不能本末倒置。
而且李昭最喜歡用的還是那種直接將零件設計圖匯入程式,然後程式就能直接生成加工程式的方式,這種是最省心的,在這個時代也是最好用的。當然這些也就是想想,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有研究所都不可能。
除了研究所,最忙的就是機加工方面的工人了,現在廠裡的任務是非常多的,雖然有了數控機床的加入,但總體生產速度還是不足的,就如機床,現在離月產五百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過李昭估計,隨著數控機床的增多,年底有望。
李昭空閒了一些,當然就想著出去玩了,而且這個時候的蘇雅已經沒有什麼妊娠反應了,也度過了最危險的前三個月,而且還沒有顯懷。這個時候如果不帶她出去玩玩,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都沒有機會帶她出去玩了,特別是再過上三四個月,她活動估計都會非常困難,畢竟她的預產期是十一左右,也不遠了。
二十一號,週末,正好趕上二十四節氣的穀雨,這個時候,是賞花的最好時節,天氣也是不冷不熱的,算是一年中最適合出去閒逛的時間之一的。
這次去的人比較多,李昭兩口子,蘇雅大嫂,四個孩子就不說了,娜斯佳也是一個完全沒有事情的人,當然也是要前往的。不過最讓李昭意外的就是何雨柱兩口子,也要參加,居然直接將孩子丟給了婁母,在蘇雅詢問的時候,解釋說:「沒事,現在孩子已經開始餵飯以及牛奶,少一兩頓母乳也沒什麼。」
除了他們之外,就是何雨水了,當然還有幾位女教師,不過讓李昭意外的是,幾位女教師都帶了男伴。李昭完全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幾個女教師都找到了物件,當然這也有李昭的功勞,因為他們的物件都是研究所的人,這是在一起教書,然後看對眼了啊,不過這倒是好事,現在研究所的光棍可是非常多的。
知道這個情況之後,李昭也和蘇雅說道:「咱們廠現在光棍可是非常多的,這要想辦法才行啊,你看接下來是不是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廠裡的有為男女青年多接觸一下,也算是解決了廠裡結婚難的問題,這個對咱們以後廠內的和諧穩定非常重要啊,而且到現在,結婚報名的人好像也不多吧?」
蘇雅聽後說道:「是不太多,到現在也只報名了不到六百對,不過你想組織什麼活動,太麻煩的活動就算了,我們現在各個部門都挺忙的,太麻煩的活動估計他們也沒有時間參加,比如全廠運動會這樣的就不要想了,真沒時間。」
這一點倒是事實,廠裡員工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搞一些小活動還可以,但如全廠運動會這樣的是真的不太可能,就算是舉辦了,也只有管理層有時間參加。
對於這種情況,李昭說道:「要不咱們搞一些愛好小組,給他們提供一些場所,比如現在學習很重要,我們可以搞一個比較大型的圖書館,搞一些讀書會之類的,再有如美食交流小組,這個可以交給何雨柱來主持,只要教點常見家常菜就行,估計會吸引不少女士參加,這樣慢慢辦一段時間,想找物件的自然會行動。」
李昭
出了兩個主意,讀書會肯定能吸引比較多的文青,有這個傾向的肯定能夠聊到一塊去,而廠裡的條件,只要是能夠踏實工作的,基本上都能不用為生活發愁,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能夠促成不少新人,總比現在雙方都接觸不到好吧。
對於李昭的這個想法,蘇雅當然是無比贊同的,畢竟這算是幫了她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