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的事情確實不是什麼大事,蘇父不知道也是正常,不過李昭對於文工團的情況還是有點不滿意的,主要還是這個時候工人平時下班都是沒有什麼事的,如果能時不時來上一場,對於工人來說,將是相當不錯的娛樂方式。想到這裡,李昭也是打算等晚上的時候,問問蘇雅,看看文工團的安排是怎麼樣的。
這時蘇父看了看手錶,說道:「走吧,一起去實驗室看看機床的情況,一會我們還要去上級那彙報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資金給要到,你出的主意,你自己不出力怎麼行,而且到領導那說這事,你說總比我說要強一些。」
李昭想想也明白蘇父的意思,上級領導年齡都和蘇父差不多,將近五十歲,面對李昭基本上算是差了一輩,李昭去說這個事情,領導能樂呵呵的聽,但如果蘇父他們說,那就完全不同了,那感覺就像是要挾一樣了。
李昭當然沒有什麼意見,於是說道:「好,那我們先到實驗室看看。」
到了實驗室,李昭帶著蘇父好好看了下機床的情況,當看到李昭輸入程式,然後很快完成零件加工之後,也是連連感慨。他是瞭解現在車間裡那幾臺數控機床情況的,程式設計麻煩異常,往往編一次程式,就要研究所相關的人員忙幾天,但生產的時候也確實方便,只需要看好機器,放好料胚,生產還是很簡單的。
而現在,只需要學好程式設計之後,加工的難度是會大幅度降低的,這時蘇父問道:「這樣的裝置多起來之後,那我們的八級工這樣的老師傅還有什麼用?」
李昭聽了蘇父這麼說,也是感慨,在未來,隨著數控機床的不斷發展,一般企業是不會再有八級工這樣的手工大師了,但真正的頂尖企業,還是有的。有些時候,人工能夠做到的事情,機器是不一定能做到的,但一般企業確實不需要。
不過對於九九八廠來說,顯然不是這樣的,將來大多數零件的加工,估計都是離不開這樣的師傅的,哪怕到六十年後也不行。李昭回道:「當然有用,想成為一家真正的頂尖機加工企業,沒有這些老師傅那是根本不行的,就說我們將要面臨的複雜曲面加工,刀具的路徑規劃,就不是隨便一個學操作的搞得定的。」
不過蘇父對於這些並不瞭解,李昭解釋起來也很麻煩,蘇父也沒有深究,看了李昭加工零件的過程之後,就叫上李昭以及電子研究所的負責人,又給兩邊的上級打了招呼,然後就直接往軍工系統上級那裡去了。等李昭幾人到地方的時候,機械部門的領導也已經到了,進入一間小會議室,李昭兩人就做了一個簡短彙報。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這時軍工系統領導直接問道:「你們的意思是說,三軸機床已經可以實用了是吧,你們不會是給我們開玩笑的吧?這個研究前前後後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吧,而且上一次的時候,你們一臺裝置還要六七十萬呢。」
李昭這時說道:「領導,最近我們在計算機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而且生產成本還有了巨大的降低,就算是實驗室裡的成本,也只有了幾萬塊了,您說這還不是已經可以實用了嗎?如果能給廠裡安排百八十臺的數控機床,我們生產能力也將大大提升,這樣的情況下,只需要稍加培訓,我們的產能就能翻幾倍。」
這時領導也不淡定了,說道:「走一起去你們廠看看,這裝置太重要了。」
講真的,這次會議同樣簡短,只是短短十幾分鍾,會議就開不下去了,領導都要到研究所去看看,李昭一行都是無奈,你說你們要看,那打電話說的時候,怎麼就沒有人提議一起過來看看呢,還要他們直接跑一趟,直接去多好。
再次來到實驗室,李昭又是同樣的操作,先用已有的程式加工了一個零件,然後將原有程式刪除,重新編寫了一個程式,然後又加工了一個零件,待
加工完成,李昭說道:「領導,只需要員工對指令掌握熟練,那麼只需要十來分鐘,就能重新編寫一個零件加工程式,而加工過程,可以全部交給機器,效率可以大增。」
這時領導們都是滿臉喜色,說道:「好啊,真的可以實用了,要給個大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