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李昭的要求,很多孩子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對於八九歲的,李昭的要求是四年完成小學,而十歲以上的,則是直接只給三年的時間。當然他們的課程是不一樣的,比如普通學生,五年的時間和外界學習進度是一樣的。而四年以及三年的,則是會有意的加快進度,這樣才能保證不耽誤他們上初高中。
而對於十二三歲以及以上的,則是直接上夜校或者掃盲班,他們的學習進度要求的更快一些,基本上一到兩年就會教完小學的內容,而對於成績比較優異的,則是直接轉到初中學習。對於成績比較差的,則是繼續在掃盲班學習,然後會逐步的根據他們的情況,來安排他們的工作,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瞭解了學校的情況,李昭和蘇雅說道:「沒想到會收了這麼多的學生啊,這樣我們的壓力可就大了這些人可都是慕名而來,咱們要是教不好,那可就成笑話了。這些學生安排你有什麼想法沒有?這些學生裡有不少可是不好對付的。」
蘇雅這時說道:「是不好對付,我當時上學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家裡都是軍隊的,整天在學校裡都和打仗似的,經常有人打架,好好學習的可並不多。」
李昭聽到這個,也是瞭然,什麼時候男學生都是喜歡出風頭的,女學生則是會好管理一些。而現在這些能把孩子送到這裡來的,多少都是有點關係的,想來問題兒童會有不少,想到這裡,李昭說道:「你說直接搞半軍事化管理怎麼樣?」
蘇雅也是頭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問道:「你是想和軋鋼廠新招的那些員工一樣?直接來一次軍訓嗎?這樣的話應該會有效果,就是不知道能管多久。」
李昭笑道:「管他去呢,我的意思是不只是開學這一段時間進行軍訓,而是平時設定一個軍事課,每個星期都給他們來幾節訓練,體育之類的也可以讓他們代勞,你看怎麼樣?這些人還是要有專門管紀律的課程估計才行。」
蘇雅聽了之後想了想道:「那可以試試,正好一會我和學校裡討論一下。」
李昭這時想了想道:「對了,要注意訓練強度的問題,小孩子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不能訓練過度,不然有可能會傷了他們,那樣就不好了。」李昭也是想到了後世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橫紋肌溶解,李昭可不想出現這種情況。
知道是怎麼回事,李昭也就不再管這方面的問題,畢竟該怎麼教學,學校裡有蘇父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專業人員,可沒有李昭插手的份。而軍訓一次,李昭覺得這些人應該是能夠理解的,學生開始的時候肯定是相當難以管理的,而軍隊顯然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紀律課堂,畢竟有榜樣在那,小孩子是非常容易模仿的。
蘇雅聽到這個,也是鄭重的點頭,表示知道了,這個確實是個問題,這裡面可是有不少非常小的孩子,要是給他們練傷了,那可就麻煩了。見蘇雅點頭,李昭也準備回去繼續忙他的事情,但剛走兩步,看到教室,突然想到,教室好像也是問題,剛剛負責招生的說開始的時候以為是三四千,現在五千多。….
於是又問道:「學校的教室還要桌椅夠不夠?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學生。」
蘇雅見李昭問這個,笑道:「當然夠了,我們可是考慮到了廠子以後的規模問題了,現在直接就是按照兩萬在校學生的規模建的,肯定是夠用的。」
李昭聽到這個規模也是點頭,這個規模十年八年內應該都是夠的,就是不知道過個十幾年之後夠不夠,現在廠子的規模一直都是在急速擴張的。見沒有什麼問題了,李昭也就直接回了辦公室,讓蘇雅在這裡處理後續的問題。
李昭剛回到辦公室不久,蘇父就直接過來了,剛坐下,蘇父就說道:「咱們和軋鋼廠關於機床的分配問題已經談好了,他們算四成,我們
算六成,只能談到這個程度了,再少機械系統就不幹了。組裝的話兩邊都按照滿負荷來,最終的產量不管多少,都按這個比例來分配,然後每年談一次,直到沒有必要合作為止。」
李昭點點頭,表示理解,回道:「和我想的差不多,我就感覺我們最多能拿到三分之二,最少能拿到六成,這應該是上級讓步了吧,除了這個還有什麼事?」
李昭聽到這個結果,就感覺肯定是有其他方面佔便宜了,不然不可能只佔六成,畢竟現在材料廠的產量是軋鋼廠的五六倍,現在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材料廠製造不了高難度的零件而是因為材料廠無法大批次的生產低難度零件。也就是材料廠缺少大量的中低階技工,導致產能上不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