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當然是歡迎宴,這次也是何雨柱出面做的,廠裡現在仍然是何雨柱廚藝最好。而且何雨柱還在材料廠食堂收了幾個徒弟,這也是廠裡安排的,正式拜師的那種。隨著泡麵廠的投產,何雨柱在軋鋼廠的工作也有了變動,也是楊廠長給面子,現在何雨柱在軋鋼廠成了廚藝顧問,基本已經不需要待在廚房了。
而材料廠申請調婁曉娥進入廠裡參與後勤管理的申請,現在上級仍然沒有批,上級給的反饋是正在討論。現在婁曉娥的身份還是比較敏感的,一時還不知道能不能調進來,李昭是希望能調進來的,畢竟婁曉娥是真的有這個能力。
除此之外就是沒過幾天,上級部門答應的人員也開始陸續到場報道,對於這些人的到來,廠裡自然是十分歡迎的。現在廠裡隨著裝置的增多,機床的加工速度也在漸漸增快。從開始的時候大概兩天三臺左右,到七月初每天已經可以產五臺左右,而到了七月半,廠裡的生產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天十臺左右。
這個速度相當快了,這也是廠裡高階技工足夠多的原因,經過幾次上級調派,廠裡的八級工已經有十六人,七級工也有五十多個了,高階技工接近五百人。雖然裝置不夠用,但這些人都是輪流使用已有的裝置,輪不到的時候,就是教徒弟。
這樣保證了廠裡的生產速度,畢竟每個高階技工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每次上機操作的時候,都是不知道在腦子裡過了多少次操作過程,再加上裝置的加工速度確實比以往快的多,這些人也是越用越順手,加工速度自然很快。
軋鋼廠這一段時間也發展迅速,首先是腳踏車廠,終於在這個月將生產速度提升了起來,雖然天氣已經炎熱了起來,但工人的生產熱情卻異常高漲。現在每天的產量接近兩萬輛,而廠裡二期工程也在持續建設,估計十月能投產。
其次大爆的就是三輪車,這款三輪車自從在礦山上得到廣泛應用後,已經擴產了三次,現在已經達到日產一百輛,月產三千輛,年產近四萬輛的規模。實在和李昭原本想象的有太大的不同,沒想到在礦山上開啟銷路之後,會有這麼大的需求。李昭也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滬上產的那個有三十馬力,居然賣的不行。
李昭對此也有點摸不到頭腦,畢竟李昭當時搞柴油三輪車的時候,敷衍的成分更多,當時甚至都沒有參與其中,也是後來實在出的問題太大了,李昭才出手的。更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才想到可以用到礦山上,沒想到一下子就開啟了銷路。不僅如此,這款三輪車還將滬上的三輪車擠的沒有什麼市場了。
除此之外就是電器廠,風扇的銷量現在也比較不錯,只是最後出現的結果是普通風扇銷量有點慘淡,價格有點太高了。不過由於無葉風扇銷量卻很不錯,暫時並沒有降低普通風扇的售價。當然無葉風扇的銷量遠遠沒法和腳踏車比,但現在也能達到每月銷售兩三萬臺,這其中的利潤也已經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畢竟一個月賺一千多萬元,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工廠了,也是藉著這股東風,軋鋼廠有推出了其他的電器,銷量都還不錯,當然這些都是已經申請了專利的。由於這些產品的大賣,使得軋鋼廠的地位大大提升,畢竟這是一個每個月能夠給國家提供差不多兩億元利潤的工廠,全國都沒有幾家。
時間很快來到七月十九日,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李星已經休息了兩天,明天就要去參加高考了。這個時代的高考只考語數外政史,而李星由於是定向招生,考完這些之後,還需要去報考的學校考一門專業課。
今天眾人都坐在家裡吹著風扇,何雨柱兩口子、何雨水、秦京茹、娜斯佳都在。李昭對著王珺問道:“你將來準備學什麼?你蘇雅姐說你現在的進度基本已經能夠考上大專了,如果學文科的話,甚至已經能去上大學了。”
王珺見問他想學什麼,直接就看向李星(本章未完!
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考在即
,有點想讓李星給她拿主意的意思,李昭也是感覺好笑,李星這時也說道:“哥問你呢,你看***嘛,哥說了很多次了,上大學要看自己喜歡什麼,不然你上大學就學不進去,就浪費機會了。”
這時王珺見李星不給她建議,就看向李昭,問道:“哥,你說我學什麼好?我感覺機械好難,我到現在還是隻能跟著畫圖,我怕學不會。你說我和李星一樣學醫怎麼樣,我看他那書好像不太難,我能看懂不少。”
李昭沒想到王珺會對醫學感興趣,不過想想應該是愛屋及烏,畢竟李星是學這個的,不過還沒等李昭說話,蘇雅先說道:“李星都學醫了,你還學什麼醫術啊,你們兩個如果都當醫生,你們值班時間不一樣,經常都不能一起在家。學醫就算了,你自己有沒有什麼喜歡做的事情?現在要看你自己喜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