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做菜簡單,前期準備工作難,繁瑣。
家常菜都是洗洗弄弄,直接炒,掌握火候跟調料放入時間,基本就**不離十。
但是飯店的菜為什麼好吃,是因為主食材也好,配菜也好,配料也好,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當然菜譜都有定量。關鍵是主食材的處理流程,配菜的處理流程。
比如嫩牛肉火鍋,有些連鎖品牌做的就特別好吃,是因為嫩牛肉要經過手工跌打,過油過澱粉過蛋清等,有些講究的甚至會噴蜜水,並且香薰。很多講究的流程,都特別耗成本,所有口味相差懸殊,價錢也相差懸殊。
更何況是牛肉的選材。
這裡頭需要講究的多了,所以除了食材選取,食材處理流程是最為關鍵的,也是核心。
食材處理流程與料理流程是一體的,有些頂尖大廚會親自處理食材,當然,交給副手處理的食材,都會直接檢驗,過關了才會選用。
像千人百魚宴,這一百道魚,分配到每一桌,怎麼個搭配,其中肯定有重樣的,有不重樣的,怎麼搭配好。
比如各種口味都要有,不能一桌上全是辣的處理,不能一桌全是蘇杭的清甜處理。
每一種魚的前處理,多少個流程,分解出來,分配給每個人去完成。
唐芊芊還是頭一次面對這種問題,畢竟那麼多菜,要指揮跟著她的幾個人。
剛開始還頻頻來問孫林,後來就自己能夠全部處置。
孫林暗自好笑,這是西式餐廳成為主廚必須要會的一步,無法在心中縱覽全域性,就不是個合格的主廚。
唐芊芊算是對孫林服氣,一百種魚的做法,所有流程孫林都能迅速編排好。
忙到半夜,孫林還有餘力把第二天的廚房分配做好,他們一共六個組,每個組自己的工作,還有各個組交叉的工作,全部分配好,就像是一臺人形超級計算機,事無鉅細,安排妥當。
唐芊芊真想劈開他的腦袋,看看到底是怎麼做的。
明天上午的任務,就是處理需要保鮮的配料。下午開始就是處理主食材。
然後就是等著做菜。
收工時孫林讓人送來了錫紙花甲跟小龍蝦,啤酒。
就連楊華大少也饒有興趣地等到半夜,跟著一起吃錫紙花甲粉,一個勁喊好吃。
吃完就各自散去,周斌的父母帶著人留在這邊,從半夜開始就要從船上運魚過來,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周斌他們的鄉書記叫做梁宏友,是個精細人,寧願勞累一點,多跑幾趟,也要確保所有魚都沒有任何的損傷,始終保持鮮活。
今天夜宵檔那邊會很晚打烊,會做不少夜宵送過來,肚子要吃飽。
周斌執意留下來陪著他父母守夜,孫林也就隨他。
第二天早上孫林趕到杏花樓,在梁宏達的陪同下細細看過每一箱魚。
這些都是孫任健廠子裡直接拉過來的大鐵箱子,都配備了增氧裝置,光是這些就花了不少錢。
這些魚都保持著鮮活,沒有任何損傷,實在是不容易。
就連稍晚些趕到的唐瑞翰老爺子也是讚不絕口,這些魚的賣相一看就不錯,之前賣不出去,真是可惜了。沒辦法,劣幣驅逐良幣,老百姓只看價錢不看品質,魚販子真心不敢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