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餐飲利潤薄,或者說,不在孫林快速累積資本的選項裡頭。
而高階餐飲,涉及到很多門道,比如各種關係戶。高階餐飲在華夏有個特殊屬性,那就是公務接待。(這裡不能展開敘述,大家明白就好。)
他選擇的這條路,是最適合他前期運作的。要是把巴騰瑪格這家企業吃下來,把杏花樓擠走,那他一年在巴騰瑪格的利潤可以高達千萬元。
三家企業20多個人撒過去,還是不夠。
所以,他再次開始招聘。
這次,他在俞鋥老婆王琪的幫助下,一口氣把餐飲管理服務公司的各個部門都建了起來。
除了採購歸楊斌管,人事找了個王琪推薦的熟手,其他大多是應屆畢業生,或是剛畢業一兩年的。
整個公司都很年輕,沒辦法,老闆年輕的過分。
人事其實是權重部門,地位遠遠比行政、財務等重要。
行政其實就是大管家,在一些老闆無能的單位,行政才牛逼。而財務,只有愛偷逃稅的老闆才覺得財務厲害。說白了,只要跟稅收專管員搞好關係,要什麼牛逼手段?
有了王琪推薦的人手,孫林就放心了很多,專心在廚師的培訓上。
除了從廚師學校新招的,孫林還讓父親幫忙找一些在海州有點潛力的廚師過來。
徐彪也推薦了幾個人。
除了把三家企業的夜間餐飲搞定,還有不少人手富餘。但孫林都留著培訓,他已經把杏花樓當做了馬上就能踢開的絆腳石。一旦把杏花樓踢開,他要掌握整個巴騰瑪格的員工餐廳,需要一支過硬的隊伍。
除了廚師要日班夜班輪流上,他始終想要保留一定的人力富餘,將來在地盤擴大的時候,能夠馬上拉出來打仗。
他隨時做好向著周邊外企團餐供應商們亮劍的準備,杏花樓只是第一個。
商業競爭本來就是這樣殘酷,孫林不是聖母。
雖然他跟杏花樓無冤無仇,但是餐飲管理服務公司對他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太重要了,而巴騰瑪格又是重中之重。
他心中一直有著一個大計劃,他要搞一件大事情,這件事情,需要不少人才,餐飲管理服務公司能給他。
也能給他資金。
為了表示對俞鋥夫妻的感謝,孫林在孫任健的工廠親自下廚,款待他們。
當然還有徐德廣。
之前一直想要請客吃飯的,不過太忙了,巴騰瑪格這樣的大企業,他的團隊必須與之相匹配,動了不少腦筋,花了不少心力。
讓俞鋥夫婦意外的是,今天孫林請他們吃西餐。
而且,這頓西餐讓他們非常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