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回1990當首富>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 (1 / 8)

兩年前才創辦的均安,是一家深不可測的證券公司,擁有強大的背景資源。

九三年,張慶科承銷了萬可B股,成本在每股十二元。

結果推銷不利,股票上市價每股只有九元。

在均安的手中,現如今壓了一千萬股。

按照王詩的推測,張慶科這次襲擊萬可,應該就是為了炒作改組新聞,拉抬股價,趁機出貨減虧。

張慶科用來攻擊萬可的材料,正是萬可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在已經擬好的《告萬可全體股東書》中,均安指責萬可多產業結構,分散了公司的資源和管理層的經營權。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競爭。

作為萬可B股的承銷商,張慶科對萬可的經營動態,以及王詩的多元化反思,帶著濃濃的質疑。

張慶科這一出手,可以說擊中王詩的要害。

這一件事情,可以說是華夏企業史上,股東與董事會的第一次正面對抗。

被逼到牆角的王詩,自然不肯束手就擒。

當時的張慶科想盡了一切辦法,那就是先穩住一部分參與的股東。

隨後王詩向深交所提出緊急懇請,以防止人為操控股價異動為理由,要求停牌萬可。

如果李興文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深交所第一次出現停牌現象。

在停牌之後,張慶科和王詩各顯其能,隔空交戰。

對於這一種情況,媒體們可以說十分的沸騰。

最後在王詩的努力調查之下,他總算找出了均安的把柄。

均安高層在暗中建老鼠倉,總經理購買了兩千多萬的萬可股票。

他們就是想透過這件的事情,炒作套利。

王詩的這一個發現,讓均安發難的正當性質受到了質疑。

最終監證會站到了王詩這一邊,萬可這才逃過一劫。

這一件事情對於王詩,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在此之前,王詩就已經在質疑多元化經營,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模式。

君萬事件的發生,讓王詩堅定了他的想法。

「李總,我正是擔心這些,所以才會來向你請教。」王詩表現的十分謙虛。

李興文說:「王總,我剛才說的很明白,我們之間不存在請教,只是互相討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