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回1990當首富>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專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專案 (2 / 15)

要知道那一年,馬老闆還在為苦苦推銷華夏黃頁而不得。

至於二十四歲的小馬哥,剛從深城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小公司當一個碼農。

至於網易的老丁,剛從電信局辭職,踏上南下深城的飛機。

瀛海威後面的發展,張新樹開始偏離了她最初的目標。

張新樹為華夏網際網路事業,做了許多非商業的努力。

在外人的眼中,張新樹顯然是把網際網路當成一項公益事業在做了。

李興文非常理解張新樹的想法,作為一個年輕行業的領跑者,總是不自覺的擔負起培育市場的使命。

不管是任何一個行業,這都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瀛海威的盈利能力是非常薄弱的。

一直到九六年,雅虎的成功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此時不少人開始建議張新樹,馬上修正亞威的運作模式,向雅虎的門戶類網站轉型。

對於這一個提議,張新樹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張新樹認為現在的華夏,根本就沒有人把人接到網際網路上使用。

沒有人能上網,誰去看網頁,不去借入服務,談何服務?你給誰服務?

就這樣,瀛海威與網際網路門戶時代擦肩而過。

張新樹埋頭苦幹,繼續施行她的借入服務。

不得不說,張新樹當時的想法確實沒有錯。

現如今的華夏缺乏的,就是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在張新樹的努力下,她在全國各地建設了超過六十多個網路節點。

短短一年的時間,瀛海威時空的註冊使用者就達到了六千人。

在最厲害的時候,瀛海威和當時已經蟬聯三年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合作,成為了微軟軟的戰略合作伙伴。

從這個結果來看,一切似乎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張新樹在瀛海威身上的努力,眼看就要開花結果了。

大量的自建網路節點,讓他們的成本大為降低。

同時,使用者的增加可以說是噴湧而來。

有這兩點在,意味著瀛海威的商業模式,就快就能構成一個賺錢的閉環了。

張新樹唯一沒有想到的,那就是國家同樣在這方面做努力。

九七年中旬,華夏郵電部宣佈投資七十億元,建設全國多媒體通訊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