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興文帶頭,相信村裡其他人肯定是沒有意見的。
村裡其他人稍微出點錢就行了,大頭還是得李興文出。
現在李興文手上這兩千塊錢,真的把李太河給整懵了。
他怎麼都沒想到,李興文竟然只出這麼一點錢。
要知道村裡其他人,每家最多出個一百,兩百。
按照這麼算的話,修祠堂的錢是遠遠不夠的。
李家村的祠堂已經有很多年曆史了,到處是破破爛爛的。
說是修祠堂,其實基本上等於推倒重建。
這麼大的一個工程,一,兩萬塊錢根本就不夠看。
李興文現在就出兩千塊錢,剩下的錢李太河根本沒有辦法湊齊。
真要是這樣的話,李太河根本就沒辦法給村民一個交代。
現在的李太河,可以說是騎虎難下了。
這錢他要是接了的話,後續的錢他是沒有辦法補齊的。
可要是不接,李太河同樣不會有好下場。
李太河連續兩次來找李興文要錢,現在李興文願意出錢了,他又不收,這不等於得罪了李興文。
「興文,你就捐一千塊錢嗎?」李太和忍不住問道。
李興文笑著點了點頭,「沒錯,我和我哥就捐這麼點,剩下的你去找我爸。」
李太河微微一愣,立馬就明白了過來。
原來李興文這樣做,主要還是為了他父親。
想清楚了這一點,李太河的擔心頓時就一掃而空。
「興文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李太和笑呵呵的把錢收了起來。
李太河在村子做了這麼多年的支書,自然不是什麼愚蠢之人。
現在李興文說的這麼清楚,李太河就知道後面的事情要怎麼辦了。
李興文出這麼點錢,並不是他小氣。
他這樣做,是為了把這個名,讓給他的父親。
看來剩下的錢,必須要以李桂民的名義捐出去才行。
想到這裡,李太河心裡十分的感慨。
當初的李興文,可以說村裡沒一個人看好他的。
沒想到兩年的功夫,就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