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看著一面便秘的李大元帥,從口裡蹦出七個大字。
“聖上,忠義伯在胡說八道,強詞奪理。他在皇城內蔑視王法,引起百姓恐慌,造成動亂,這是事實。事態嚴重,如果不嚴懲主謀,以儆效尤。日後眾人學忠義伯,聚眾鬧事,都城秩序無存,百姓安危甚至皇宮的安危將受影響。到時如何統治天下,皇威何在?請聖上三思。”
鄭克莊說出大家擔憂的事,如果那些歹人有樣學樣,聚眾鬥毆,他們的安危就無法保障了。你忠義伯一言不合就帶著一千多人上門砸府,有沒有把王法放在眼裡。
“請聖上三思。”
這次朝中大臣有三分之二的人拜下禮,附和御史臺大夫。誰都明白,忠義伯無法無天,到時帶著一千多人去滅府就慘了。
“聖上,臣就是和兄弟去喝個酒,什麼也沒有做。那些人自己膽小怕死,遇事就逃。現在到怨我,這有沒有王法的?
可憐我這群兄弟,自戎人作亂以來,日夜以命抗戰,為天下太平,死的死,殘的殘,剩下幾年命,出去喝個酒還被這群只會逃跑,沒骨氣的東西冤枉。
你們出事就會逃,現在天下太平就拿起刀子對我們這些殘兵!天啊,你瞎了嗎?這些人怎麼能錦衣玉食,享受太平盛世?
你們說,要不是我們這群匹夫拼命殺敵,你們早就亡了。你們一群忘恩負義,狼心狗肺,枉讀聖賢書的人。現在倒過來趕盡殺絕,這是寒透將士的心,以後誰還會保家衛國?”
忠義伯一邊說起昔日功勞,一邊譴責他們,還流了兩滴馬尿,說得這群有原罪的官員啞口無言。
“我非常敬重那些為國捐軀的人,但是一馬歸一馬,有功要賞,有罪要罰。忠義伯,你對國家有功,聖上英明許你高官厚祿。現在你目無王法,擾亂朝綱,理當受罰。聖上為朝剛秩序,國家安危,請定奪。”
聽你忠義伯倚老賣老十多年,鄭克莊忍夠了。這些武人整天都是仗勢欺人,以武犯禁。
“鄭大人,你不要血口噴人,陷害忠良。我一向安紀守法,精忠報國,沒有擾亂朝綱。只是去喝個酒就被你們栽贓株連九族之罪,真的心如蛇蠍。聖上,如果這樣子就定我罪。那麼以後他們聚眾一起遊園和花酒時,那肯定有一千幾百人的,那麼是不是也要嚴懲。”
現在你們誰家不是奴僕幾百,擺個宴都要一千來人,進進出出。忠義伯今日沒有動手,但口中的聲音化作刀,一刀一刀砍過去。
“忠義伯斷章取義,開脫罪名。臣無以言對,懇求請聖上嚴懲。”
以前這些事,大家起碼吵它三天三夜,然後和稀泥。但是現在這些文官不想廢口水,只想嚴懲忠義伯,出口惡氣。
朝中三分之二的朝臣都跪倒在地,今日要是不給他們一個交代,他們就不罷休。
“忠義伯聚眾喝酒鬧事,造成混亂,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只是罰俸祿,也叫嚴懲?皇帝這是偏袒忠義伯。跪著那些人是不服的,應該革除官職,發配邊疆。
“臣不……”
前面是鄭克莊還沒有說完,後面的忠義伯已經大聲打斷:
“臣不服!”
“夠了,退朝!”
皇帝看他們鬧這麼久,心煩意燥,不想再聽他們爭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