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餘燼> 第三百二十二章 打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二章 打發 (1 / 3)

天寶十二載,是在一個極不平凡的日子裡到來的,對於長安城的百姓來說,猶如經歷了一次海上的大風暴,跌蕩起伏,從驚險到驚喜,令人難忘。

發生在年前的那一次變亂,最後定性為一小撮危險份子脅持郡王遺孀,妄圖製造事端,破壞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在各國友好使者的面前,製造一起影響大唐形象的恐怖事件,當然,雖然過程比較曲折,結局依然完美,在各方正義力量的幫助下,長安居民萬眾一心,齊心脅力,粉碎了這一陰謀,將危險份子繩之以法,只不過在戰鬥中,包括燕國夫人在內的多名人士不幸身亡,令人痛心疾首。

接踵而來的,則是籌辦了半年之久的正旦大典,在上千名在京官員的參與下,天子於大內太極殿接見了來自於數千個不同友邦的使者,其數量之多,創下了開國以來的歷史記錄,而做為大典主禮的獻俘儀式,則讓天下所有人見證了大唐取得的輝煌勝利,吐蕃這個曾經讓人頭疼,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頑強小邦,終於低下了他們不屈的頭顱,由其贊普赤德祖贊親自獻上代表人口與土地的名冊山川地理志,從而為百年以來的戰爭劃上了一個句號,大唐第一次成為這片高原的主人。

這一刻,整個皇城的萬歲呼聲響徹天地,以至於連在皇城外觀禮的百姓們也受到了感染,長安城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所有人都在抒發著心中的喜悅,只有兩個地方例外,一個是太子府,一個則是宣陽坊的楊府。

大典過後不過數日,還在沉浸在新年氣氛中的長安百姓突然發現,朝廷竟然還在正常地運作,大赦天下、整個正月不禁夜算是給予所有人的福利,一連串的人事變動則讓人有些目不瑕接,執掌北衙左、右羽林軍的兩個大將軍雙雙被調出京城,出任河東方面,右金吾衛大將軍程千里上任不到十天,也被髮到了河東,顯然是無妄之災,對三大禁軍的集體處置,表明了天子對京城衛戍的不滿,而地方上也沒能逃得掉,京兆尹鮮于向貶為偏郡長史,當管的萬年縣從縣令到縣尉全部一捋到底,投入獄中,這麼做就多少有些出於政治原因了,畢竟不久前才出了刺殺郡王的大案子,總得有人負責不是。

就在百姓以為熱鬧看夠時,由政事堂發出的一封封詔書再一次讓人目瞪口呆,這一棒子,竟然打在了天子的紅人,楊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楊國忠身上,其本人被拿掉了兼任的所有頭銜,出為漢中太守,這對於他來說,無異於發配,因為不久前,他還是右相的有力人選,差不多為所有人看好,沒想到兩個月的功夫,竟然淪落至此。

明面上的罪責是“誤交匪人,驟行不軌。”,實際上,稍稍有些判斷的人都知道,這是天子給范陽的交待,哪怕他是最為得寵的楊氏族人,哪怕沒有直接證據,也一樣會斷然處置,這樣還不算,那些依附於他的諸如中書舍人竇華、侍御史鄭昂等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貶責,再加上之前就拿下的鮮于向,竟然將這個還沒有形成勢力的小集團,一網打盡。

如此結果,對於嚐到了權力的甜頭的楊國忠來說,無異於萬丈深淵,接到詔書後他馬上進宮求見,足足等了近兩個時辰,才被高力士接引進去。

“高公。”

楊國忠輕聲叫喚了一聲,高力士轉頭看了他一眼,語氣平平地說道。

“大典前後多少事,全都在至尊的身上,楊大夫好歹體恤聖體,也該安份一些罷,就莫要再惹天子生氣了,老奴感激不盡。”

楊國忠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直白的提醒,每個字都像刀子一般在戳他的心,眼前的這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不得強壓下心中的憤恨,一言不發地跟著高力士,來到了御前。

“罪臣楊國忠拜見至尊。”

李隆基坐在榻上,一手搭著靠手,眼神複雜地看著他,隔了好一會兒,才一擺手。

“起來吧。”

楊國忠站起身,高大的身軀使得他的視線突然間變暗了,有些看不清楚對方臉上的表情,不過不妨想像得到。

“朕知道你心有不甘,可事情已經至此了,多少雙眼睛看著呢,朝裡的,朝外的,還有幾千個蕃國的使者,最後總要有個了斷,你也莫要心急,在地方上好好歷練一番,把你那性子磨一磨,將來未必沒有回來的一天。”

這是個粗神經的傢伙,李隆基不得不把話說透,楊國忠一聽到最後,露出一個感激的神情,舉手致禮道。

“臣知道錯了,可那件事,真不是臣乾的,天日可鑑哪。”

李隆基見他還要辯解,心裡有幾分不耐煩,語氣也沉了許多。

“不是你?事情發生在你府門外不到一里的地方,刺客中唯一拿下的活口是你的屬下,他們供出來,所謂綁人者人人皆是蜀音,放眼朝堂上下,與安祿山有嫌隙,想要他死者,除了你還有何人?這也罷了,你把三姨也牽進來,她自認是主使,為你擔下一切,可她為何要安祿山的命?你若還有一分擔當,就不要讓個女人出首,當真以為朕的寵信,可以無法無天麼?”

楊國忠聽得愣在了當場,三娘認下了?那不是把自己推火坑裡了麼,現在無論說什麼,天子都不會信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低首答道。

“至尊容稟,安祿山陰結外族,私蓄兵馬,其異心絕非一日,是的,臣不齒於他,那也不過是想為國除害,替君分憂,眼下事情雖然不是臣所為,既然天子不信,臣便是擔了又如何,可若是陰險小人的一石二鳥之計呢?”

“難為你還能動腦筋,那你說說,這個躲在背後策劃一切的陰險小人,究竟是誰。”

“誰對臣不滿,希望將臣趕離京城,趕離天子身邊者,便是。”

李隆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太子?”

“臣不敢妄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