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645節 改弦易轍的北方開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45節 改弦易轍的北方開發 (1 / 2)

顏常武在瀋陽駐蹕,主要是檢查東北三省、內外蒙古與東中西伯利亞的開發情況,聽取官員們的彙報,以及走訪民情。

他來一趟不易,以他的能力,能夠解決許多的問題,機會彌足珍貴,因此接到訊息後,只要能來的官員與各地的大老闆們,踴躍來到瀋陽,等待接見。

於是看了許多的檔案與報告,連場會議召開,顏常武得到了大量的資料,然後他看著大明北方的大地圖發呆,久久不語,最終長嘆一聲!

“王爺何故而嘆?”戴維先生在旁邊問道。

“這不是人多地大膽,地有多高產的!”顏常武苦笑一聲道。

“我們還是要遵守客觀規律的!”戴維先生輕聲道,他完全清楚他的意思。

是的,開發大明長城以北的土地,困難重重!

報告顯示情況極不樂觀,離開長城向北,因為天寒地凍的氣候環境,那裡的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地廣人稀,更糟糕的是近著北極圈的地形都基本向北傾斜,大大便利了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這就是這裡氣溫比同緯度的東歐更加寒冷的根本原因,就是把肚皮敞開了讓北方冷空氣蹂躪。

因為地形向北傾斜,所以大江大河基本都是自南向北流動,這極易導致一年兩度的凌汛。奔騰的冰水溢位河道,將兩岸平原變成一片澤國,它們冬天凍土,夏天沼澤,除了住人搞建設,基本好得很出色。

向南的東西伯利亞山地和中西伯利亞高原難以生活,那裡廣袤無限,無路可走,全年的平均溫度都處於零度以下。最寒冷的地區甚至可以達到零下七十度左右。

外蒙古也好不了多少,白毛風一來,牲畜再厚的皮也頂不住,胡人南下而牧馬,不完全是他們想要來的,如果家鄉好,誰想背井離鄉?

只有長城沿線的內蒙古與東北三省開發好一些,其它的地盤,開始還有些亮點,但很快地被打回了原形!

就拿糧食生產來說,由於西伯利亞的氣候嚴寒,就算勉強種下了作物,可能一次普通寒流就會導致顆粒無收。所以在這片大地上,無法種植越冬性作物。像水稻、小麥、菠菜等等,都無法種植。

人少,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墾區,寒區內各地的居民只能小規模種植一些成熟期較快的作物,例如土豆、大麥、甜菜等等,使用暖房來種植作物,成本高,產量低。

至於那些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林木,則根本運不出來,只能開發一些高價值的金礦與銀礦,不能形成產業規模。

那裡的資源極其豐富,然而環境太惡劣,修葺的道路沒幾下就壞掉,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資保修,得不償失!

大明最西方的土地是中西伯利亞,要不是靠了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的河運之利,幾乎無法控制得住土地,可是這二條河流有大段時間的冰封時期,運輸非常不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