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神殿巫學院在徐晨的指導下,開始編纂推廣第一本巫王醫典,醫典內容涉及到緊急救治、助產、育嬰、常見藥物藥性分析、基礎藥理知識、常見疾病治療和預防、藥材加工處理、常見病蟲害防治等各種日常醫藥和救助知識。
另外醫典之中還部分闡述了基礎外科手術的清創、消毒、縫合、止血、包紮以及針對筋骨損傷等進行的一些矯正和處理等方法。
雖然這些內容都很粗淺,而且許多並不一定正確,但有了這些科學方法作為指導的基礎醫學醫藥知識,為巴國未來的醫學發展奠定了正確的方向和堅實的基礎。
醫學終於從純粹的泥土樹葉巫祝歌舞跳大神等原始階段開始邁入系統性的治病救人階段。
相對於農業和工業的佈局,徐晨更加看重醫學的發展。
畢竟眼下他已經不愁吃穿住用,照顧好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不想自己好不容易一手打造了這麼一個良好的開局,自己還沒來得及享受就掛了。
除開醫典的編纂和推廣之外,徐晨同時還在指導編纂巴國基礎工業手冊和農耕紀要兩種重要典籍。
基礎工業手冊主要是記錄關於建造房屋、燒製磚瓦石灰、金屬冶煉、石器打造、木器加工、皮革加工、竹器藤編、製陶、榨油、車輛、造船等各種已有的簡單工業技術總結。
農耕紀要主要是對於墾田、修渠、修堤、灌既、育種、播種、農具製作、農田管理、採收加工、食物儲存、畜牧、養殖等各種農業知識進行總結和推廣。
這些內容並非因為推廣才開始編纂,而是從徐晨穿越開始就已經透過日記和隨筆進行了大量的知識儲備。
葉和小女巫一直都在不斷的幫他彙集整理,最終不過是將其進行了分類和彙編而已。
以前因為各部落除開巫這個群體之外,所有人對於文字讀寫和計算一直都是空白。
但隨著巫學院的第一批小巫女畢業迴歸,這些純文字型的典籍也才有了推廣的基礎。
至少,這些內容在各部落已經有了解讀的能力,能夠起到推廣的效果。
徐晨相信,隨著巫學院和官員學校更多擁有讀書識字和計算能力的人畢業充實到基層部落,他所做的這一切都將慢慢體現出無比強大的能量,未來這些人,憑藉這些基礎知識的指導和推廣,巴國各族群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不過隨著讀書識字群體的日漸壯大,農業發展也讓各部落在不斷擺脫狩獵生存模式,獸皮的產量越來越少,對於文字記錄和書寫的需求卻越來越大,繼續用獸皮已經慢慢不合時宜,因此急需要尋找一種代替獸皮書寫的良好載體。
竹木簡牘直接就被他第一時間否定且拋棄了。
並非不行,而是習慣了獸皮這種輕薄容易攜帶儲存的載體之後,他已經無法忍受笨重的簡牘帶來的麻煩。
雖然竹木簡牘的確簡單省錢,但卻並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
因為他還有更好的替代品,徐晨決定開始研發紙張。
造紙其實並不難,相對於金屬冶煉和造船、榨油這樣的複雜工業來說,只能算是小兒科的創造發明。
而且造紙的原材料更加簡單,來源更加豐富。
麻是現成的,而且自然界還有許多纖維豐富韌性很好的樹皮野草都可以用來造紙。
至於造紙的工藝,徐晨相信解決起來很容易。
無非是將麻皮之類的植物纖維進行浸泡打漿處理,然後用合適的器具對紙漿進行過濾成型,然後擠壓晾乾而已。
造紙廠就建造在城南方向下游三里之外的染坊附近,規模並不是很大,一個佔地四五畝的院落,裡面和染坊一樣,用陶磚砌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浸泡池,然後又建造了幾個涼棚充當打漿煮漿區和抄紙晾曬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