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原始人日記> 第667章 王城新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7章 王城新貌 (3 / 3)

若是一年前有人來過,眼下再來,絕對有一種恍然若夢的隔世感,就好像突然來到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一般。

就像當初有窮族大巫兩年沒來,突然看到拱火盆地崛起的王城一樣。

但這一年的變化似乎更大。

……

造船廠開始進入了瘋狂模式。

同時開工的幾條木船因為大小不同,因此建造速度也完全不同。

四月中旬,三條小船陸續完工。

其中兩條單體木船,一條雙體木船。

小船基本上都只能作為漁船使用,因此要求不高,不過為了讓工匠和學徒們更好的學習處理木船的工藝,所有環節都還是非常嚴格,特別是防漏和防水處理,都必須做到十分嚴格。

這三條小船都用桐油內外仔細塗刷過三遍,等到完全晾乾之後才一起下水。

王城民眾已經幾年沒有看到新船了,因此這三條小船的建成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無數人爭先恐後跑到造船廠附近的河灘碼頭圍觀三條船的下水儀式,歡呼雀躍慶祝終於又有了新船。

而這三條小船隻不過是開胃小菜,很快就被兩百文錢一艘的價格賣給了拱火族、羽公族和烏族,同時徐晨宣佈,造船廠開始接受各部落的漁船訂單。

相對於交通往來的木船,平日用於捕魚維持食物來源的漁船顯然實用性更高。

兩百文錢相當於購買一輛板車的價格,雖然不算便宜,但也絕對不能算貴。

實際上在徐晨看來,當前大部分部落也只買得起小船。

乘坐十人以上的中型木船的價格少說也要翻三倍,至於二十人三十人規模的大船,基本上除開烏族、巴族、刺叉族這些有礦有資源有技術的狗大戶部落之外,其他部落根本就買不起。

因此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大中型木船其實都只能以國家的名義建造,然後以公共福利的方式投入使用,要不就是租或者送,不然無法推廣。

不過徐晨大規模提升造船規模並非僅僅只為了改善巴國各部落之間的交通狀況和貨物人員交流,而是為了更遠距離的開拓。

四月底,兩條中型木船建造完成順利下水。

這是一條十五到二十人級別的中型木船,下水適航成功之後,其中一條被徐晨贈送給了羽公族,這是他當初就已經許諾的事情,另一條則被送給了刺叉族。

因為刺叉族所處的大湖環境複雜,迫切需要船舶來加強大湖沿岸各部落之間的聯絡和來往。

而這兩條船的投入使用,將極大緩解羽公族和刺叉族兩族對於平日水路交通的巨大壓力。

特別是羽公族,來往王城必須要過烏龍江,木筏完全不能滿足需求,無論是安全性還是實用性,都太過低階和簡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