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光是一手心學,就已經讓遼王朱啟在儒家裡面聲望斐然。
更別說他們最近學的所有的科目。全都是遼王殿下編寫的、
像是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東西,可不都是遼王殿下親手編寫,然後推廣出來的嗎?
也就是說參加新式科舉考試的,所有的學生,但凡是學過心學讀過化學,物理和數學的,全都是咱們遼王殿下的學生啊。
如今自己的老師當了考官還不高興嗎?
這些學生們自然是心裡非常高興,也覺得理所當然,但遼王朱啟可就是愁壞了沒頭了。
雖然自己也在幹著主考的事情,印發試卷安排保密工作,以及安排流程等等。
但是太子朱標那邊遼王朱啟心裡可是充滿了愧疚啊。
如此出風頭的事情,本來就應該讓自己的大哥朱標來乾的,卻沒想到落到自己頭上來了。
但活還是要乾的,而沒過多久,到了正月的時候,很快就開始了科舉考試。
這個時間段在京城舉辦的考試也叫做春試。
聚叢集天下中舉的讀書人到京城一起來選拔人才,這些考中的學生將會進入朝廷中進行任職。
考試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年頭又沒有什麼電子裝置,更加沒有那麼多的監控攝像頭。
所以只要將考生身上安全搜查檢查身體,沒有任何作弊的地方,然後將他們隔開就可以很大程度保證作弊行為的發生了。
當然也需要考官不斷的巡邏,而且在全封閉的環境上要進行三天考試。
對於如何阻止作弊這件事情,古人的智慧可是一點也不比現代人來的差的。
起碼在明朝現行的制度就一定能夠保證。
因為起早就已經在準備了,而且手底下還有那麼多的人幫忙。
官僚這種事情,那些官員們可比自己要熟練的多了。
更何況是科學考試這種死板的官僚主義行為,所以朱啟基本上也沒幹什麼事情,就把所有的工作都給完成了。
而那些考生們,很快就告別了自己的家人和親朋好友進入到考場之中。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他們都將在考場裡面進行封閉式的考試。
要完成的科目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這年頭要學的東西也不如現在高考那樣的少。
他們可是要長篇大論,這三天的時間甚至有人需要手寫上萬字出來,可不是那麼輕鬆隨意的事情。
朱啟雖然身為主考官,但也就一開始露臉說了一句話,看到大家如此激動的表情之後,朱啟在接下來的三天也都沒有出現在考場之中。
主要就是為了防止因為自己的出現,而讓那些學生們過於激動,導致現場的氛圍被破壞。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自命不凡,但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
而在三天之後考試順利結束現場,也沒有人因為作弊而被抓起來,畢竟這些學生如果作弊的話,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輕則被抓入大牢,重則有可能要被放歸邊境。
畢竟明朝對於考生在考試的時候作弊的懲罰力度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