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理論說的再好,但如果時間不行的話,也是白搭的。
朱啟對此也是非常知曉的,所以到了亦乃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戶籍,以及附近開荒農田的情況。
不少的官員,都已經被聚集過來了。
他們自然不是亦乃集本地的官員,很多都是馬上要派往草原深處去當地方官的人。
而他們來看的目的,自然也是學習遼王殿下的經濟理論,到了草原深處,也好開荒帶著那些民們一起發家致富啊。
畢竟遼王朱啟早就說過了,真正要讓草原歸附的話,還得要讓草原上的老百姓們富有起來。
讓他們有衣服穿,有飯吃不需要打仗也可以活得下去。
這樣草原才不會出那麼多的梟雄,不會出那麼多的反賊。
道理大家當然都是懂得,聽遼王殿下這麼說也是非常支援的。
必須吃飽了飯,誰還想著造反呢?
誰還想著去幹殺頭的事情呢?
但是道理是道理,怎麼做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起碼他們是不知道草原這麼貧瘠的土地,到底該怎麼讓他種出糧食來。
而其實這些人都是想多了,草原的土地,可一點都不貧瘠啊。
除了一些常年無水的地方之外,其實草原很多的地方,除了沙漠,都是可以大規模進行農田種植的。
至於水源的話,地下水是非常豐富的,而朱啟要做的只是把那些,適合種植的地方,畫出來。
然後讓大家去開墾土地,緊跟著,種植玉米土豆番薯這些,新世界的農作物就可以了,
尤其是玉米,連西伯利亞那些半永久凍土的地方都可以,大規模的種植玉米。
更別說草原這地方了對比西伯利亞那些地方,簡直就如同天堂一般的沃土啊。
所以朱啟,很快就安排人去開荒種田。
然後去種植玉米了,但接下來就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手非常的不足。
如果放別人的,或許是個大問題,但是放朱啟,那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人手不足,牲畜來湊啊!
種田平常老百姓都是有一頭牛來耕地的,不過朱啟這邊可是非常大方的,那些牧民們放牧牛直接拿過來種田來了。
順帶還有移民什麼的,都可以安排。
不過大家種田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優惠的,比如說牧民放養牛的時候還是要交稅的。
但是如果你種田的話,不僅不收稅,還給你補貼工具種子,還教你如何種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