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環兒嫁給將兒大兒子劉志剛這話可就長了。當年將兒和勇兒在北平(解放後改為北京)拉洋車的時候,勇兒結識了地下黨組織,以做生意名義去過陝北,後來按照組織的安排,回到柿子灣一帶組織民間力量抗日,也就是和帆娃他們伏擊日本鬼子。這對八路軍進入山西以及後來山西的提前解放,不論從群眾基礎還是戰鬥訓練上
第五十四回 自作自受
卻說這時候,雲嶺邢家的大兒子當兵回來了。小邢雖然個頭不高,人長得也一般,可心氣卻挺高,一回來就想當村裡的頭頭。這不,才回來不久,就開始行動了。每逢村裡開會,小邢總是自告奮勇發言,翻著紅塑膠皮本本,說得一套一套的。表現了一陣子,不見效果,小邢便改變方式,公開和隊裡、村裡叫起板了,先是開會時口
第五十五回 似水無形
第五十六回 無獨有偶
第五十七回 東方魚白
第三卷 甜與酸
第五十八回 二狗這娃
第五十九回 冬去春來
第六十回 喜出望外
和往年一樣,這年剛入冬,雲嶺就開始排戲、準備社火了。唱戲、鬧社火自古就是柿子灣一帶深受老百姓喜愛的民間文化形式,一般農曆十一月開始準備,春節推出,元宵節達到鼎盛,一直鬧到二月二龍抬頭,才算告一段落。當然,遇上婚喪嫁娶之類的紅白喜事,那又是一番鼓樂雙吹。
這裡唱戲,以蒲劇為主,每個村
第六十一回 開頭兒難
卻說得到葉子無奈的默許以後,貴娃趕緊收拾好衣物。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就起來,用草綠色小挎包裝了幾個饃、幾截大蔥和一葡萄糖瓶子開水,揹著被卷兒,一路步行二十多里,趕7點半鐘就到了清溪鎮。在長途汽車站等了一會兒車來了,趕緊擠上去,當天後半晌就到了平陽市。
這平陽,地處澮河與汾河交匯處的平原
第六十二回 母子連心
卻說建娃在平陽做了臨時工後,他爹剛娃就和小裴辦了婚禮。新的家庭,新的生活,而且還很快要(生)下一個女兒,取名劉建梅,小名梅兒。見爹媽已經沒有和好的機會了,建娃也就沒有再和他爹鬧了,只是不喊小裴叫媽,也從不主動和小裴說話,即使小裴有意搭訕,建娃也聽而不聞,聞而不語。
其實,小裴也自有
第六十三回 父子同夢
第六十四回 慈母情懷
第六十五回 親與不親
第六十六回 老人心思
第六十七回 誘惑難擋
且說貴娃在春苗市場漸漸站住腳,當起了牲口經紀。生意是開始做了,只是得給地頭蛇提成,還得打點管市場的、管治安的,甚至還得交稅費,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甚至租不起房子,就擠在老鄉那裡,打個地鋪湊合湊合。出門在外嘛,哪裡能跟在家裡比呢。貴娃不好意思地給老鄉說,過些日子再還借的錢。他怎麼也沒想到老鄉
第六十八回 東風送暖
這年的冬天似乎了得早,臘月十八九就感覺不怎麼冷了。臘月二十五,瓜兒放假回到家裡。這天吃過晚飯,瓜兒洗過鍋碗瓢勺,搬走炕上的小飯桌,餵過豬,上炕陪媽說話。
“哎,媽,咱外豬快繁(po)呀。”“嗯,就在這兩天吧。”“你獨兒個在屋裡能行呀?”“哎呀,豬下崽又不要人照顧,喂當事些就行了。”
第六十九回 春華秋實
這天下午,在雲嶺村口上,有幾個老者在代銷店山牆這兒坐著閒聊。“哎,你今年種了幾畝花(花,這裡指棉花)?”“額呀,額種了五畝。”“哦,可不少。”“人家還有那全種了花的呢。”“都種成花?那敢把嘴掛起啦。”“看你說的,人家總是算過賬了,糧食夠吃了嘛。”“那可是的。”“啊,那種花就比種麥利兒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