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再過兩天就到了與下河村交易的時間了,而李東目前只湊到了250塊錢。在這十幾天中,李東去了下河村不下五次,批發的蔬菜是一次比一次多,加在一起早就過了200多斤。
雖然量不少,但是所得利潤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第一次的收益。辛辛苦苦十幾天,只換來了48塊錢,幸虧李東不靠這個賺錢,不然早就餓死了。
前幾天,空間裡的大白菜終於可以採摘了,李東花了兩夜時間才處理完,沒地方放,就堆在了空間裡,預估應該有個四五百斤。
這麼多的大白菜靠菜市場是賣不完的,更何況只有兩天時間。而且白菜的大批次上市,會嚴重衝擊市場上其它的蔬菜銷量,最後還會得罪那些商販。因為市場是相對固定的,你賣多了,別人肯定就會少賣,必須要把握好一個度。
李東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從而得罪所有的商販,畢竟大家都是同行,低頭不見抬頭見,沒必要為了這點小錢弄的水火不相容。
既然菜市場這個銷售渠道走不通,李東又想到了一個銷路,就是賣給那些學校或者工廠的食堂。那裡的食材消耗量大,完全可以吃得下這批大白菜,如果一家不行,那就多找幾家。
第一站,李東來到了自己的母校,畢竟自己在這裡待了8年,對裡面很熟悉。不同於前世,在末世,每一個聚集地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
富裕一點的聚集地可能會提供免費的教育,而且學習時間也會比較長。而那些相對貧瘠的聚集地,也許上學時間只有四五年,他們會集中資源選擇性的培養那些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
李東所在的江北聚集地,算不上太好,也不算太差,只能排在中間位置。這裡的義務教育時間是八年,從一年級到八年級,接下來就是高考,大學只錄取那些最有天賦的人。
李東和門衛打了個招呼,都是熟人,也沒為難他。輕車熟路的來到了食堂,江北聚集地有一點做的不錯,就是為學生們免費提供午餐,雖然只是最低標準的伙食,卻在相當程度上減輕了很多家庭的負擔。
“叮、叮、叮……”
李東敲響一間辦公室的大門,大門上釘著一個銘牌,上面刻著“後勤部”三個字。
“請進。”裡面傳來一個低沉的男中音。
“吳主任,你還記得我不?”李東哈著臉走了進去。
“你不是那個,那個……”吳主任在極力回憶。
“李東。”李東連忙接到。
“對,我記得你,你不是我們後勤部的‘副主管’嗎,怎麼想念校園生活,特意回來看看?”吳主任打趣道。
其實他記得李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李東在入學的第一個星期,就跑來找自己要求勤工儉學,工資就是食堂的剩飯。當時他見李東人小鬼大又很懂事,就破例收了他,沒想到他這一干就是八年,還自封了一個副主管。
“吳主任,你就別打趣我了,我臉皮薄。”說完裝出一副羞射的樣子。
“好了,你今天來找我有什麼是嗎?”吳主任疑惑的問道。
“吳主任,怎麼說我也曾經是後勤部的一份子,這不,最近做了點小生意,弄到了一批大白菜,第一個就想到了咱們後勤部,特意跑過來問問您需不需要?”